1996年春天,哈尔滨市长汪光焘站在中央大街的花岗岩路面上,面对着一个艰难抉择。

哈皮的高高 2025-10-23 00:23:44

1996年春天,哈尔滨市长汪光焘站在中央大街的花岗岩路面上,面对着一个艰难抉择。当时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旧城改造,沈阳刚刚拆除了老北站建筑群,大连也在讨论是否保留俄式建筑街区。哈尔滨的75栋西洋建筑该何去何从? 中央大街从1898年中东铁路附属地起步,长1450米,两侧75栋建筑融合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折中主义风格,如1906年马迭尔宾馆、1909年教育书店、1923年索菲亚教堂。这些房屋记录东北早期城市扩张,1995年调研显示,四成建筑损坏,87万块花岗岩石板松动。汪光焘组织专家组三个月勘察,报告强调其作为东北亚城市资料的价值。市政府内部意见分歧,一派推全面现代化,另一派求原貌修复,最终选定修旧如旧、活化利用路径,外观保持,内部适应商业。 资金成瓶颈,预算超亿元,哈尔滨财政吃力。汪光焘携方案北上北京,向国家计委申请专项款,经过多轮论证,获批5000万元启动。1996年4月工程启动,路面修复发现俄式碎石垫层,工队从阿城调匠人,逐块重铺石板。索菲亚教堂重点修整,1907年建的拜占庭建筑,穹顶10米直径,团队按1920年代图纸恢复壁画。街区整体推进,商户迁出,内部加固,协调500多名工人,确保进度。 改造方案注重平衡,建筑外立面复原墙砖窗框,室内增电梯空调,注入餐饮购物功能。争议中,汪光焘参考沈阳拆站教训和大连俄区争论,避免仓促决策。工程中处理排水抗震问题,路面历时四个月,教堂修整耗费数月。市政府印发周报,回应商户关切,资金审计严格把关。整个过程体现城市保护逻辑,旧建筑从负担转为资源,推动经济循环。 1997年6月中央大街开放,首日游客10万,全年800万,销售额12亿元。1998年获全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2008年联合国人居署列为更新案例,多城组团考察。汪光焘1998年回京,任建设部副部长,2001年升部长,至2008年,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制定,规范全国实践。2010年访谈中,他以哈尔滨为例,指出旧街拉动投资路径。 如今街区年游客超2000万,建筑群外貌如故,内部多功能运营,传承与收益并行。汪光焘退线后,在同济大学等机构顾问,分享规划心得。

0 阅读:1
哈皮的高高

哈皮的高高

拖拖拉拉会变成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