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美军方不想打仗,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想和中国打仗。现在不一样了,连五角大楼的大佬们都开始放话备战台海了。最近刷新闻没?以前总听人说,美军方其实不想跟中国打仗,倒是民主党、共和党天天咋咋呼呼的,总想挑点事儿。可现在倒好,连五角大楼那些大佬都变了调子,一会儿说“做好部署”,一会儿说“加码备战”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美国总觉得把导弹架在别人家门口就是威慑,却忘了自己的军事支点全是钉在地图上的靶子。 戴旭上校戳破的真相很扎心:美军在日韩的 41 处核心基地看着唬人,实则是 “固定不动的棺材”。日本横须贺港挤满航母,嘉手纳基地的 F-15 天天起降,可这些设施全在东风导弹的射程覆盖圈内。 更可笑的是,这些基地的维护费还要盟友买单,日本 5 年得掏 74 亿美元,韩国年年交 “保护费”,却连自己的安全都保不住。 美军总吹嘘 “第一岛链” 封锁,却没算清补给账。从关岛往日韩运弹药,光海运就得十几天,真打起来早成了 “断粮的堡垒”。兰德公司早警告过,中国的东风 - 10A 导弹能精准砸毁跑道,开战几天就能瘫痪这些基地。所谓的霸权支点,不过是随时会塌的积木。 别被 “沿海遭打击” 的表象唬住,中国早留好了 “转圜余地”,这才是 “壮士断腕” 的底气所在。 戴旭说的 “发展重心西移” 从不是空话。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有产业西迁的传统,“三线建设” 时中西部工业产值翻了 5 倍,现在成渝经济圈一年 GDP 就达 8.6 万亿元,汽车、电子产业全能接棒沿海产能。西部的高铁网四通八达,重庆到成都 9 分钟一班,物流效率不比东部差,就算沿海工厂停摆,西部生产线能立马顶上。 更关键的是军事反制能力早跟上来了。东风 - 100 射程直达关岛,东风 - 10A 覆盖所有亚太美军基地,500 公斤的弹头砸下去,指挥中心和油库全得报废。戴旭说得对,歼 - 20、东风导弹这些大国重器就是盾牌,别人敢动手,我们就有砸烂对方支点的实力。这不是主动挑事,是被逼到墙角的正当反击。 最核心的博弈逻辑藏在代价里:中国的损失是暂时的,美国的失去是根本性的。 中国就算沿海受创,无非是把发展重点挪个地方。西部 2023 年 GDP 已达 26.9 万亿元,占全国 21.5%,早不是当年的穷地方了。而且 “一带一路” 让西部成了开放前沿,中欧班列和陆海新通道能保住贸易命脉,短期阵痛换长期安全,这笔账很划算。 美国丢的可是整个亚太霸权。这些基地是它全球投射力的桥头堡,没了日韩的支点,第七舰队就是 “没家的舰队”。亚太占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美国 2024 年和东盟贸易额达 4768 亿美元,基地一毁,盟友全得散伙。日韩会算账:交保护费换不来安全,不如自己找生路。霸权的根基一塌,世界第一的位子就真坐不稳了。 美国总觉得能靠武力逼别人让步,却忘了 “威慑” 是把双刃剑,最后会伤到自己。 它一边在亚太建反导系统,一边怕别人在拉美有动作,这就是典型的霸权双标。就像自己举着棍子闯邻居家,还不许邻居装防盗门。俄罗斯已经和古巴搞军事合作,给美国上了生动一课:你能上门威慑,别人也能抄后路。 更要命的是盟友早有怨言。驻日美军军纪松弛遭抗议,菲律宾民众反对基地升级,这些 “棋子” 早想跳车了。美国自己债台高筑,还逼盟友买武器,早晚被军备竞赛拖垮。戴旭的分析说白了就是:美国在赌自己能全身而退,可现实是它根本输不起。 曾几何时,美军方还在给两党的战争冲动 “踩刹车”,如今五角大楼却频频喊出 “加码备战”,这看似强硬的转向,实则藏着更深的战略恐慌。 中国从来不想用沿海换霸权,毕竟和平发展才是初心。但美国要是非要把导弹架到家门口,把 41 个基地变成 “炸雷”,我们也只能接招。西部的战略纵深摆着,反制的导弹备着,不是为了打,是为了让对方不敢打。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