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美国两大军火商最新宣布! 10月22日,洛克希德·马丁和雷神技术公司双双公布了自己的财报。 从财报中我们可以看到,两家公司在未来几个季度的收入将会大幅增加。这是因为,两家公司现在已经赚的盆满钵满了。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第三季度获得了来自五角大楼的125亿美元订单,这笔订单将用于生产296架F-35战斗机。 雷神技术公司也有一个好消息,它在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利润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5%。 雷神表示,今年提供给乌克兰的武器占其总收入的六成,而对以色列的“爱国者”导弹订单也正在履行之中。 事实上,当洛克希德·马丁的125亿美元F-35订单与雷神“对乌武器占收入六成”的财报数据被津津乐道时,背后是俄乌战场“炮弹比矿泉水还缺”的残酷现实。 美国军火商将冲突转化为精准的商业机遇——巴以冲突升级后,美国连夜向以色列输送逾9万吨军火,2025年短短数月内追加百亿级军售订单,这种“战火即订单”的逻辑,实质是把人类苦难异化为利润增长点。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模式已形成伦理闭环:军火商因冲突获利,再通过游说巩固利益链条,最终让和平成为“断人财路”的禁忌 两家军工巨头业绩暴涨的原因并不是巧合,而是因为俄乌冲突以及巴以冲突再度爆发所带来的。这两场冲突使得美国大量军火商赚得钵满盆满。 除了洛克希德·马丁和雷神之外,另一家军火巨头诺斯罗普·格鲁曼也受益颇丰。 该公司在第三季度每股收益达到了7.67美元,也是暴涨了一截。 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中,有90%都进了本土厂商的口袋。美国现在拥有117条武器生产线,这些生产线都在加紧为乌克兰造武器。 为了能拿到更多订单,美国军火商还在游说美国当局。今年截至目前,这些军火商已经花费近1.4亿美元在游说上。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批准对乌克兰的援助法案时,白宫发言人曾表示,这笔钱是为了帮助乌克兰“打败俄罗斯侵略者”。 但是,在这笔钱背后却是美国军火商的大订单。而普通美国人希望安稳度日,却没有人听闻。 看这几家军火商的财报,真是让人心里不是滋味。俄乌、巴以那边打得难解难分,这边他们靠着卖武器赚得盆满钵满,洛克希德拿了百亿订单,雷神对乌武器收入占了六成。 更无奈的是,美国对乌援助九成流回本土厂商,军火商还花大价钱游说要订单。 军费上去了,本土民生却受影响,普通人家日子不好过,这钱赚得实在太沉重了,也容易让冲突陷入恶性循环。 总而言之,战火里百姓流离失所,美国军火商却靠卖武器盈利,这种把苦难当生意的行为,让和平更难到来。 读者们,你们觉得呢?有不同看法的,可以在评论区一起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