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女子两年在美容院花了近500万,结果无意间发现,6万一支的护臀霜市场上只卖

叁号知识局 2025-10-24 15:14:47

湖南一女子两年在美容院花了近500万,结果无意间发现,6万一支的护臀霜市场上只卖一块七!对方还当她是傻子,推销什么“吃了变聪明的智慧菌”、“吃了变瘦的瘦瘦菌”,网友:“真是吃饱了撑的!”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0月15号,风芒新闻报道了湖南长沙一位刘女士遭遇的“美容院骗局”,面对镜头,她忍不住嘲讽:“干电信诈骗的看了这个行业,都会后悔自己入错行了!”   一支网上只卖一块七的护臀霜,被美容院包装成“瑞士进口耗材”,卖出六万元的天价。   而最荒诞的是,花钱的顾客刘女士两年间在这家店里总共消费了近五百万!直到她偶然查价,才意识到自己被当成了“行走的印钞机”。   事情的开头并不惊心动魄,两年前,刘女士因为朋友推荐,走进了这家装修金碧辉煌的国际美容会所。   大厅里弥漫着香薰味,墙上挂着一堆“国际认证”“欧洲合作实验室”的证书,第一次体验完,她觉得皮肤确实亮了点,加上店员一口一个“贵妇专享”,她心想贵一点也合理,毕竟“保养要舍得”。   于是她办了会员卡,开启了这场漫长又烧钱的“美丽修行”。   美容院的人显然非常懂心理学,第一步是制造焦虑,顾问拿着仪器在她脸上比划一通,指着红红绿绿的图像说:“毒素堆积严重,再不做就会塌脸。”   紧接着推出所谓的“多巴胺焕活疗程”,原价一百二十万,现在内部价只要一百万,听着像是占了便宜。   第二步是营造稀缺,抽脂项目被说成“名额只剩一个”,她当场掏了七十五万,就连一台吹风机也被宣传成意大利定制款,八万元轻松拿下。   在这种环境里,人很容易丧失判断力,刘女士慢慢形成一种“贵就是好”的惯性思维。   于是当店员拿出那款护臀霜,神秘兮兮地说“这可是瑞士实验室专供,配合抽脂恢复用”,她没多想就刷了六万,还觉得自己挺专业。   转折出现在去年九月,刘女士家里工厂资金出了点问题,她想着会员卡里还剩一百七十多万,退出来周转一下,没想到美容院立刻变脸。   原本甜言蜜语的经理,一秒切换冷漠客服语气:“合同写明充值不退。”刘女士拿出合同,密密麻麻的小字,关键条款一点没标注,怎么看都像是“埋伏”,她第一次有了被骗的直觉。   不甘心的她开始翻账单,结果越看越后怕,那瓶护臀霜的标签上写着进口编码,她拿去高桥化妆品批发市场核实。   老板看一眼笑出声:“这玩意我批发价一箱才四十块,1.7一支。”那一刻她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原来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被这点智商税蒸发得干干净净。   刘女士报了案,市场监管局很快进店检查,仓库里堆着一箱箱所谓的“智慧菌”“瘦瘦菌”,外包装全是英文,既没中文标签,也没生产许可。   执法人员一查进货单,每盒成本八十元,售价一万多,说白了就是换个外壳、贴个外文标签,再配几句唬人的话术,就能让普通人乖乖掏钱。   事情曝光后,舆论炸开了锅,有人嘲讽:“智慧菌要真能让人变聪明,那老板该先吃两瓶。”   也有人替刘女士不平,再有钱也不该被这样当猴耍,不过笑归笑,这背后藏着的是行业里再典型不过的套路,用虚荣、焦虑和信任织成的网,把顾客慢慢套牢。   这件事最后由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美容院涉嫌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甚至还有偷税漏税的线索。   市场调节价不是想怎么标就怎么标,要建立在诚信和合法的基础上,可这家美容院的态度就是,想闹就闹,奉陪到底!   回头看,刘女士的经历或许极端,却并不孤独,多少人在美容院的灯光下,被“高端”“定制”“进口”这些词麻醉,有人想变漂亮,有人想显得体面,可在这些欲望面前,总有人趁虚而入,把一块七的货吹成六万的梦。   美容的确能让人变美,但最该保养的,其实是清醒的头脑!   对此,大家能接受花多少钱在自己的脸上呢?

0 阅读:36
叁号知识局

叁号知识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