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味食品财务造假#5年少计超7亿营收、股票被ST,绝味食品能否重获市场信心?

宋清辉 2025-10-24 19:26:07

#绝味食品财务造假# 5年少计超7亿营收、股票被ST,绝味食品能否重获市场信心?据新京报,公司被证监局处罚,股票被ST,卤味龙头绝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绝味食品”或“ST绝味”)进入多事之秋。近期,因2017年至2021年期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绝味食品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简称“湖南证监局”)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400 万元罚款。同时,公司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绝味食品”变为“ST绝味”。也是因此,绝味食品自10月24日收市后,从恒生A股(可投资)指数等指数中剔除。

在经济学家宋清辉看来,类似绝味食品这种未如实披露营业收入的情况比较鲜见,此举目的或许不是为了让报表“好看”以吸引投资者,而是为了让报表“可控”,从而有助于实现管理层对利润的平滑调节、规避税务或更灵活地支配资金的目的。比如在经营业绩较好的年份将部分收入,如装修收入等隐匿或延迟确认,以形成“利润蓄水池”。与此同时,将装修收入未确认并保留在体系外,也便于公司管理层在体外灵活使用这笔资金,而无需经过上市公司严格的审批和监管流程。

宋清辉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少计营收,虽然不像虚增利润那样直接欺骗投资者,但后果同样严重,且具有更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此举也说明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存在重大缺陷,财务流程失控,严重损害公司治理形象。对股民而言,如果股民是基于公司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作出投资决策,那么少计营收的行为会让他们误判公司的真实成长轨迹,从而导致出现错误的投资判断。股民可以依此索赔损失。“更重要的是,财务造假的核心问题是诚信的丧失。一旦公司被发现刻意隐瞒或扭曲财务数据,投资者或将对公司未来披露的所有信息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并会最终选择用脚投票,长期看空公司。公司应当全面针对法律法规包括会计准则等迅速补课,避免再度违法违规。”#经济学家宋清辉# 

0 阅读:1
宋清辉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大鱼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