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刚刚发表强硬声明,宣称“乌克兰绝不会在领土主权包括领土互换问题上做出任何妥协”,话音未落,俄军的战果捷报便如期而至。 俄罗斯国防部当地时间10月24日通报,过去一周,俄军在顿巴斯、扎波罗热等战线稳步推进,成功控制10个关键定居点,同时对乌军国防工业核心厂区、前线交通枢纽、能源补给线,以及远程无人机的装配车间、储存仓库和发射阵地发起多轮大规模精准打击,火力覆盖密度创近期战局新高。 俄防空部队同步传来捷报,累计击落乌军1架苏-27战机,拦截4枚巡航导弹、18枚航空炸弹、15枚“海马斯”火箭弹,更一举摧毁1441架各类无人机,相当于乌军近期无人机部署总量的三成以上。 这场突袭打得乌军措手不及。据乌克兰军方匿名官员透露,位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一座坦克发动机制造厂遭导弹击中,车间主体结构坍塌,至少三个月内无法恢复生产。 哈尔科夫至扎波罗热的铁路干线多处被炸,前线急需的弹药和医疗物资运输陷入停滞。更致命的是,无人机产业链遭重创后,乌军依赖的“蜂群战术”大幅失效,近期对俄军阵地的侦察和袭扰频次下降超六成。 泽连斯基政府紧急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原本强硬的表态被迫降温,总统办公室仅对外强调“将继续抵抗”,却未再提及“绝不妥协”的措辞。 欧盟多国随即呼吁重启谈判,美国则宣布追加一批防空武器援助,但不少西方媒体指出,俄军此次打击精准切断乌军“战争造血能力”,战场天平已出现明显倾斜。 目前,俄军在控制的定居点完成防御部署,同时持续对乌军残余据点施压。军事专家分析,此次打击不仅削弱乌军实战能力,更动摇其心理防线,泽连斯基此前的强硬立场遭遇现实重击。 接下来是继续硬抗还是寻求谈判突破口,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战局的每一步变化,都将牵动整个欧洲的安全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