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五轮谈判焦灼期间,特朗普已经抵达马来西亚现场,并且将直接怼中方家门口签“关键矿产协议”。特朗普此行已经决定放手一搏,准备押上全部筹码梭哈了。 10月25日,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迎来中美第五轮经贸交锋。 同时在10月26日,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峰会将和中美会晤对撞,那就是第47届东盟峰会。 --- 吉隆坡的默迪卡118大楼里,中美两国经贸团队第五轮交锋已拉开帷幕。首日谈判持续近五小时,美国财政部发言人难得用“具建设性”评价会谈氛围。但谈判桌外的硝烟从未散去。 特朗普在东盟峰会期间与马来西亚签署关键矿产协议,直指中国优势领域。这份协议确保稀土贸易和投资“尽可能自由和有弹性”,明眼人一看便知意在削弱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的主导地位。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毫不掩饰地说,马来西亚将修改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便“进行更多贸易”。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称赞这是“重要里程碑”,却不知这里程碑通向何方。 三大议题与一个底牌 稀土、芬太尼和大豆——美方将此列为对华谈判三大核心议题。稀土关乎美国电动汽车、半导体和国防命脉;大豆连着美国农场主的钱袋子;芬太尼则涉及美国国内的社会危机。 谈判前夕,美方再度挥舞“301调查”大棒,针对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执行情况向中方施压。这种惯用伎俩背后,暴露的是美方缺乏平等对话诚意的本质。 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明确回应,中国已严格履行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美方的失实指控毫无根据。美方不断升级对华打压,短短20余天内就密集出台20项对华打压措施,严重损害两国关系。 关税倒计时与东盟舞台 11月10日,这是中美关税休战期的截止日。而更紧迫的是,美方宣称从11月1日起就对华产品加征100%关税。时钟滴答作响,吉隆坡的谈判室内,双方都在与时间赛跑。 就在中美谈判进行的同时,第47届东盟峰会以“包容与可持续性”为主题在吉隆坡开幕。东南亚国家领导人齐聚一堂,见证东帝汶成为东盟第11个成员国,区域合作画卷徐徐展开。 一边是倡导包容可持续的区域合作,一边是挥舞关税大棒的单边行动。两种理念,两种姿态,在吉隆坡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底气与历史规律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白明点破关键:美方所谓“筹码”实则是破坏规则之举。对中国加征关税不仅违背世贸框架,甚至在美国国内法层面也存在争议。 中国有足够底气应对任何威胁。这份底气来源于中国坚守国际准则的定力,来源于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更来源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日益提升的地位。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勇直言,要达成共识,美方必须拿出诚意。仅靠威胁和单边行动,无法换来真正的合作。这是历史的教训,也是国际关系的常识。 特朗普政府或许认为,在马来西亚签署关键矿产协议是对中国的巧妙一击。地缘博弈如同多维棋盘,胜负从不取决于一时一地。 中美关系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表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当东盟峰会倡导的“包容与可持续”主题回荡在吉隆坡时,希望美方能听懂其中的深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