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川普真的没骗人,一年后美澳生产的稀土真的可能用不完,不是因为需求大,也不是因

史记越玉门 2025-10-26 16:22:48

这次川普真的没骗人,一年后美澳生产的稀土真的可能用不完,不是因为需求大,也不是因为产量大,而是因为有可能根本用不上!   就在不久前,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跑到白宫和特朗普签下了关键矿产与稀土的合作协议,双方高调宣布未来六个月内各自至少砸10亿美元,联手推进总价值85亿美元的项目,特朗普甚至放话一年后稀土多得不知道怎么处理。   可这份看似雄心勃勃的协议,从一开始就埋下了无法落地的隐患。   美澳这笔合作号称要打造不依赖外部的供应链,还专门成立了响应小组负责找短板补漏洞,协议里明确政府会拿到项目部分所有权和产品承购权,确保产出优先供应两国。   白宫更是给项目贴上了“价值530亿美元可采资源”的标签,听起来前景一片大好。   但他们刻意回避了一个核心问题,稀土产业的关键从不是开采而是后续的分离提纯,这恰恰是美澳的致命短板。   中国目前掌控着全球92.3%的稀土精炼产能,分离技术专利占比超全球67%,徐光宪院士研发的串级萃取技术已经迭代到第六代,能以每公斤7美元的低成本实现99.99%的高纯度提纯。   反观美国,重启的芒廷帕斯矿产出的矿石至今还得运到中国提纯,自家提炼成本高达每公斤50美元,是中国的4倍,纯度还只能达到中国标准的83%,之前给军工的订单都延期了半年多。   澳大利亚虽然稀土储量丰富,却长期缺乏成熟的加工技术,过去一直都是以出口原矿为主,现在突然要跨界搞高端加工,无异于空中楼阁。   更现实的问题是,美澳想拉起来的“稀土联盟”根本没人买账。   巴西早就自己找了其他合作对象,还专门砸钱搞本土技术研发,压根不想被美国绑定。   阿根廷更是直接拒绝了美国要求减少其他合作的提议,该怎么合作还怎么合作。   就算是G7内部,也满是利益分歧,之前法日联手建稀土回收厂,光前期投入就靠1.06亿欧元政府补贴和1.1亿日企投资撑着,后续运营成本更是无底洞,而中国的回收成本只有他们的三分之一。   美澳这次的85亿美元项目,看似资金充裕,可对比技术研发和工厂建设的长期投入,再加上环保处理的额外开支,这点钱根本经不起消耗,最后很可能落得个半途而废的下场。   美澳的这份协议从头到尾都是政治操弄,完全违背了市场规律。   稀土产业的成熟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和产业链沉淀,不是靠政府签个协议、砸一笔钱就能速成的。   他们想搞“去中国化”供应链,本质上是用行政手段扭曲全球分工,这种脱离实际的操作注定会失败。   全球稀土市场早就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成熟体系,从开采、提纯到终端应用,每个环节都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不是简单拼凑几个项目就能复制的。   美澳只看到了稀土的战略价值,却忽视了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最后只能是产量堆在仓库里用不上,白白浪费人力物力。   真正的产业链主导权从来不是靠政治联盟堆出来的,而是靠实打实的技术实力和符合市场规律的布局。   美澳想靠短期突击打破长期形成的产业格局,这种违背客观规律的尝试,最终只能沦为国际舞台上的一场闹剧。大家觉得美澳的稀土计划能摆脱技术困境顺利落地吗?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史记越玉门

史记越玉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