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特朗普任性宣布了 2025年10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突然宣布,因为加拿大一则反关税广告惹怒了他,美国将对加拿大额外征收10%的关税。 这哪是“反击广告”,分明是把关税当“脾气阀”用惯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不是第一次拿盟友开刀——2018年就对加拿大钢铝加征高额关税,逼得加拿大反手对美国橙汁、陶瓷制品加征对等关税,最后还是美国先松了口。这次更离谱,导火索竟是一则广告:加拿大安大略省用了前总统里根的讲话片段批评关税,被里根基金会指“曲解原意”,特朗普看到后当场炸毛,对着手机敲下那几行加税声明时,大概压根没翻贸易数据。 他眼里的关税,从来不是经济工具,更像“万能威胁棒”。3月刚以“芬太尼流入”为由对加拿大加征25%关税,加拿大反手对300亿加元美国商品征税;9月刚终止美加贸易谈判,这会儿又因一则广告追加10%,政策比翻书还快。更荒唐的是,他连“二级关税”这种自创概念都敢抛出来,扬言要惩罚和委内瑞拉做石油生意的国家,把贸易规则搅得一团乱。这种情绪化操作,连美国自己人都看不下去,58%的美国人反对他搞“对等关税”,75%的人都知道这会推高物价。 他大概忘了,美加两国的经济早绑成了“连体婴”。美国60%的原油、85%的电力都来自加拿大,汽车产业更是你中有我——美国每辆汽车的成本里,都藏着加拿大产的零部件。之前加征钢铝关税时,美国车企成本涨了几千美元,塔吉特、百思买这些零售商直接把关税转嫁给消费者,普通家庭一年多花4700美元,鸡蛋从4.99美元涨到6.99美元,怨声载道。这次再加10%,遭殃的还是美国车主和超市里的普通人,毕竟加拿大的反制清单早就备好,上次停售美国酒,这次说不定就瞄准了更多农产品。 更讽刺的是,他发火的时机耐人寻味。美国最高法院11月初就要审他关税政策的合法性,万一裁定违法,财政部得退回去一半关税,后果被财长称为“灾难性的”。加拿大这则广告刚好撞在枪口上,成了他转移注意力的靶子。可这种小伎俩骗不了人,明眼人都看得清:用关税撒气解决不了法律难题,反而会让盟友更警惕——加拿大总理早就放话,要开拓亚洲新市场,不再把鸡蛋放美国篮子里。 这些年特朗普总喊“美国优先”,却把最基本的道理抛在脑后:贸易不是过家家,关税更不是发脾气的工具。你拿盟友当“出气筒”,人家就会拿你的农产品当“反击靶”;你逼消费者为任性买单,选票迟早会给你颜色。所谓的“关税霸权”,到头来不过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闹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