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体操公主为爱远嫁中国,20年后她的选择惊艳了所有人

笑蓝说 2025-10-27 22:34:56

2002年5月,24岁的韩国“体操公主”许昭英,顶着父母的反对,执意嫁给了中国体操冠军黄力平,尽管被韩国网友骂成“叛徒”,她依然坚定表示,不是中国人我不嫁。   2024 年青少年体操训练营,许昭英用中韩双语喊动作口令。   “膝盖再绷直一点,像这样。” 她边说边示范,额角渗出汗珠。   女儿举着手机跑过来:“妈妈,韩国外公要视频看您教学!” 屏幕里,韩国老人笑着挥手,背景是许昭英当年送的中国结。   许昭英接过手机,用韩语跟父亲聊起训练营的孩子。   “有个小姑娘跟我当年一样,练平衡木总摔,却不放弃。” 父亲点头:“像你,也像力平,做什么都认死理。”   这话让她想起 2001 年刚到中国时,学用筷子的样子。   2001 年秋天,许昭英退役后搬进黄力平的出租屋。   第一次去菜市场,她把韭菜当成大葱,引得摊主笑。   黄力平没笑话她,耐心教:“闻闻,韭菜香,大葱辣。” 她把这些记在小本子上,画满可爱的标注,后来成了珍藏。   最难的是学中文,她对着电视新闻逐句模仿发音。   黄力平下班回家,就当她的 “中文老师”,纠正声调。   有次她把 “豆腐” 说成 “豆付”,两人笑了半天。   夜里,她会写韩语日记,记录当天学会的中文单词。   那年冬天,黄力平带她去买年货,她第一次见冰糖葫芦。   “这个红红的,好吃吗?” 她指着串在草棍上的糖葫芦问。   黄力平买了一串,帮她咬开糖壳:“小心,里面酸。” 她含着山楂,觉得比韩国的打糕还甜,心里暖烘烘的。   1998 年曼谷亚运会,是她第一次对黄力平动心。   那时黄力平已退役当裁判,她是韩国队的平衡木主力。   训练后她蹲在地上揉膝盖,黄力平递来一张纸和一瓶水。   纸上写满她的技术问题,还有改进建议,字迹工整。   “我看了你五场比赛,这样调整能减少失误。” 他说。   许昭英抬头,看见他耳尖发红,手里还攥着韩语词典。   “你学韩语了?” 她问。   他点头:“想跟你多说说话,不用总靠朋友翻译。” 从那以后,两人开始书信往来,每周一封从不间断。   许昭英的信里,会夹上韩国的小贴纸;黄力平的信里,常画简笔画。   有次她在信里说想家,黄力平回信:“等我休假,陪你回韩国。” 这些信,她至今锁在抽屉里,每年都会拿出来翻一翻。   2002 年 5 月,他们决定结婚,韩国媒体炸开了锅。   “体操公主嫁中国人,是背叛祖国” 的标题随处可见。   许昭英的训练服被人从纪念馆摘下,网友留言满是指责。   她没辩解,只是给黄力平发消息:“我不后悔,你别担心。” 婚礼那天,她穿传统韩服,黄力平穿中式礼服。   没有豪华场地,只请了双方亲友和体操队的老同事。   李宁带来自己设计的运动服,说:“给你们未来的孩子穿。”   许昭英看着黄力平,眼里满是笑意,所有委屈都烟消云散。   婚后第三年,女儿出生,他们给孩子取了中韩两个名字。   教孩子说话时,许昭英说韩语,黄力平说中文。   孩子第一次喊 “妈妈” 用韩语,喊 “爸爸” 用中文,逗得两人大笑。   女儿上幼儿园,会跟小朋友说:“我妈妈是韩国人,爸爸是中国人。”   这些年,许昭英在体操培训班当教练,带过不少中韩学员。   她把韩国的细腻教学和中国的扎实基础结合,效果很好。   常有韩国体操队来交流,老教练们会跟她聊当年的比赛。   有人问她:“当年那么难,有没有想过回韩国?” 她摇头:“这里有我爱的人,有我的事业,就是家。”   2024 年训练营结束,许昭英带着女儿回韩国探亲。   父亲做了她爱吃的部队锅,母亲给她缝了新的韩服。   饭桌上,父亲举杯:“力平要是一起来就好了,想跟他喝两杯。”   许昭英笑着点头,拿出手机跟黄力平视频,画面里满是温馨。   如今,许昭英还是常往返中韩两国,忙着体操交流。   女儿也开始带小队员,像她当年一样认真。   闲暇时,她会和黄力平去公园散步,聊起当年的日子。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没有轰轰烈烈,只有细水长流的安稳。   这份跨越国界的感情,早已在岁月里酿成蜜,甜了彼此的一生。     信源:中国世界冠军迎娶韩国体操女神——凤凰网

0 阅读:380
笑蓝说

笑蓝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