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态度又有大转弯?10月17日,特朗普又接受专访,称100%关税无法持续,但是他却把谈判陷入僵局归咎于中方,直白点说——都是因为中国的稀土新规,甚至他还把加征关税的黑锅,扔在了中国身上:都是中方强迫我们的! 10月17日,特朗普接受采访,他先承认对华100%关税没法长期维持,因为这会给美国经济添堵。之前他10月10日发帖威胁加100%关税,回应中国稀土出口管制,说中国动作“敌对”。 但一周后采访里,他就改口说这种高关税不可持续,会推高成本,转嫁给美国人。 他把谈判僵局怪在中国头上,说是中国稀土新规逼得美国加税。 简单说,中国10月加强稀土出口控制,要求全球公司申请许可,即使产品含少量中国稀土,也得审查,尤其军用和芯片领域。 特朗普称这相当于中国在施压,美国被动回应,加税是迫不得已。 中国稀土新规其实是保护资源,全球稀土加工中国占大头,超70%,美国依赖进口用于芯片、电动车和国防。 特朗普知道这点,但他要维持强硬形象,尤其大选后,安抚中下层选民,那些人觉得制造业空心化是中国抢饭碗。他采访里强调,美国企业成本飙升,通胀虽降但物价高,关税实际美国人买单。 比如电动车零件30%来自中国,加税车厂涨价,消费者多花钱。他不承认贸易战决策伤美国,却把黑锅扔中国,说稀土规是“心病”,中国掌握供应链主导,美国离不开。 特朗普这番话是政治算计,大选虽赢了,但他得继续唱经济民族主义调子,既硬对中国,又不让经济崩。过去美国靠技术、品牌控制产业链,但稀土短板暴露,中国有矿有技术,美国有矿没体系。 中国新规强化产业安全,正常行为,但特朗普解读成施压,像小孩脾气。他采访承认关税失败,但摆强硬姿态防质疑软弱。中国经济升级,供应链全球化,加税压不住制造业崛起。 中国有新能源、电池、光伏、AI芯片优势,可反制。你加税,我管原料;你卡芯片,我紧矿物。中国底气足,回合制博弈占上风。 特朗普反应说明美国痛处被戳,内部矛盾加剧,经济转型瓶颈,竞争压力大。维持霸权又不认失误,只能嘴硬找借口。 这事是美国政治缩影,对中国崛起复杂心态。他怪中国,但大家知道,中国不是任何角色。特朗普采访后,市场波动,道琼斯小跌,企业忧贸易不确定。 美国财政部评估关税调整,国会推本土稀土投资。中国维持规定,优化资源,提升合作。中美摩擦续,美推供应链多元,中国扩全球布局。 特朗普继续当总统,处理经济和外交,他的生涯以贸易为核心,面临通胀和转型难题。中国稀土事让美国警醒,依赖风险大,得投资本土,但周期长。 特朗普先威胁后退让,显示政策灵活,但也暴露弱点。美国企业游说避极端,股市丢2万亿。 中国防贸易战,但不怕,维护合法权益。 这博弈长远,美国需反思依赖,中国稳链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