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不如美国,机床不如日本,汽车不如德国,电视不如韩国,飞机不如法国,奢侈品不

史之必然 2025-10-28 14:10:45

“芯片不如美国,机床不如日本,汽车不如德国,电视不如韩国,飞机不如法国,奢侈品不如意大利,大学不如英国,境不如瑞士......”这些话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知为何,在一些人眼中,我们好像什么都很落后,一直在追赶那些发达国家。   其实真要掰扯起来,这些差距大多不是咱们不使劲,实在是人家起跑太早,咱们是后发追赶,能追得这么快已经很不容易了。   就说芯片吧,美国硅谷从二战后就开始搞半导体,英特尔、高通这些企业都有几十年的积累,光是专利就堆成了山。咱们真正发力芯片也就这十几年,以前确实得靠进口,但现在不一样了,华为新出的手机里,那颗麒麟芯片就是咱们自己造的,中芯国际能做出14纳米的芯片,日常用的手机、电视、家电里的芯片,咱们基本都能自给自足。虽说最顶尖的还得再等等,但从完全依赖到能造能用,这步子已经迈得很大了。   再看机床,日本的发那科、山崎马扎克,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跟着汽车产业一起成长,几十年磨一剑,精度确实让人佩服。咱们以前造高端机床,核心部件得进口,可现在沈阳机床、科德数控这些企业,已经能造出五轴联动的高端机床了。汽车工厂里加工发动机缸体、飞机零件的设备,不少都是国产的,虽然在极端精度上还比日本的差一点点,但普通工业需求完全能满足,不用再花大价钱全买进口的了。   汽车领域更明显,德国的奔驰、宝马都有上百年历史,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技术攒了多少代人的经验。咱们以前造燃油车确实追得吃力,但换了新能源赛道,一下子就跟上了。比亚迪2025年的全球销量目标都定到550万辆了,不光国内卖得火,欧洲、东南亚的街头都能看到中国电动车的影子。宁德时代的电池能让车跑一千公里,这技术连德国车企都得找上门来合作,这不是追赶,是换了条道跑到前面去了。   电视方面,韩国三星、LG早年靠液晶屏技术占了先机,那会儿咱们买电视都盯着“韩国屏”。可现在再去家电卖场看看,TCL、海信的电视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全球销量前三里中国牌子就占了俩。而且咱们还搞出了MiniLED、OLED这些新技术,画质比以前的韩国电视不差,价格还更实在,老百姓家里换电视,十户里得有七八户选国产的。   飞机领域确实是咱们的新课题,法国空客和美国波音一起垄断市场几十年,光适航证这道坎就够熬的。但咱们的C919已经开始商业运营了,到现在飞了两年多,载了两百多万人次,开通了二十多条航线,订单都攒了一千两百多架。虽然现在还主要在国内飞,但能从无到有造出大飞机,还安全运营这么久,已经比很多国家强多了,英国、德国现在都没有自己的大飞机品牌呢。   奢侈品和大学的差距,更多是历史积淀的问题。意大利的普拉达、Gucci,一百多年前就给皇室做东西,品牌故事传了几代人。咱们不是造不出好东西,丝绸、瓷器的工艺比他们早几千年,现在李宁、上下这些牌子,做工和设计都拿得出手,只是需要时间让全世界慢慢认识。   大学也一样,英国牛津、剑桥都有几百年历史,咱们的清华、北大真正发力科研也就几十年,可现在在人工智能领域,清华搞的自动驾驶视觉系统,雨雾天识别障碍物的准确率能到98%以上;北大的翻译模型能译56种语言,连藏语、维吾尔语都能精准转换,这些成果一点不比英国的大学差。   环境方面,瑞士就那么大地方,人口少,工业化早,几十年前就开始治理污染。咱们以前为了发展工业,确实忽略了环境,可这些年一直在补短板。北京的蓝天比十年前多了不少,浙江的农村里,河水清得能看见鱼,很多城市的公园比国外的还漂亮。只是咱们国家大,地域广,改善环境得一步步来,不能跟小国比速度,但变化是实实在在的。   说到底,那些“不如别人”的说法,只看到了现在的结果,没看到人家跑了多少年,咱们追了多少年。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时就开始攒家底,咱们是从一穷二白起步,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别人上百年的路。   现在芯片在追,机床在赶,汽车、飞机已经有了自己的王牌,这哪是“一直落后”,分明是在快速靠近,甚至在不少领域已经超过去了。日子是过出来的,进步也是看得到的,不用总盯着别人的过去,咱们的现在和未来,才更值得期待。

0 阅读:12

猜你喜欢

史之必然

史之必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