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反转拉满!曾否认二战历史的高市早苗,东盟之行第一件事:祭拜马来西亚抗日英雄,献花圈并鞠躬默哀 日本右翼阵营里的关键人物高市早苗,刚启动她的东盟之行,没先忙着对接会议议程,反倒先扎进了马来西亚的一处特殊场所 —— 国家烈士纪念碑。 这里矗立的每一块石碑,都刻着二战时期反抗日本侵略的英雄名录。她亲手捧着花圈,缓步走到碑前放下,接着深深弯下腰,保持着鞠躬的姿势沉默了许久,全程神情肃穆,直到默哀结束才缓缓起身。 可能很多人对这座纪念碑不太了解,它可不是普通的纪念建筑。1941 年 12 月,日军挥师南下占领马来西亚,之后的三年八个月里,当地陷入了黑暗统治。 日军在各地实施屠杀,强征劳工,掠夺资源,不管是马来族、华族还是印度族民众,都遭到了残酷迫害。为了反抗侵略,马来西亚各族人民联合起来,组成抗日游击队,和英国盟军一起并肩作战,前后有四万多名战士和民众为了国家独立与民族自由献出了生命。 1966 年,马来西亚政府建成这座纪念碑,碑身镌刻着牺牲烈士的姓名,每年都会举行庄重的祭奠仪式,既是缅怀先烈,也是警示后人勿忘侵略之痛。 高市早苗在日本政坛的 “名声” 可不小,一直被视作右翼代表中的硬派。她过去的言论里,满是对二战历史的模糊与否认 —— 不承认日本强征慰安妇的史实,质疑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还多次高调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这样一个长期站在历史修正主义立场上的政客,突然向曾经被日本侵略的国家的抗日烈士献花圈,别说东南亚媒体炸开了锅,连日本国内都有不少人觉得意外。 这次东盟会议,日本本来就抱着不小的期待。东盟十国是日本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双方的贸易额占日本外贸总额的两成以上,同时在地区安全、供应链稳定等议题上,日本也想和东盟深化合作。 但历史问题一直是横在日本与东盟之间的一道坎,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都有过被日本侵略的惨痛经历,民众对日本的历史态度格外敏感。高市早苗作为此次参会的重要人物,把献花圈作为东盟之行的第一站,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不过东南亚国家的反应并没有一边倒。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报道了这一事件后,有网友在评论区说 “愿意放下姿态是好事,但希望不是作秀”,也有二战幸存者的后代表示 “至少她认可了先烈的牺牲,比那些装聋作哑的政客强”。 印尼、泰国等国的媒体也纷纷转载,不少评论提到 “历史姿态是合作的前提,但更要看实际行动”。毕竟在此之前,也有日本政客在出访东盟时做过类似的表态,但回国后依然坚持右翼立场,这种 “双面操作” 让很多国家保持警惕。 要知道,高市早苗此次东盟之行的核心议程,包括推进日本与东盟的数字经济合作、加强供应链互联互通,还有探讨地区安全合作等议题。 她选择在会议前做这样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举动,本质上是想通过历史姿态打破合作壁垒。但历史伤痕的愈合,从来不是一次鞠躬、一个花圈就能实现的。 二战时马来西亚被强征的劳工及其家属,至今没有得到日本政府的正式道歉和合理赔偿;那些被日军屠杀的平民,他们的冤屈也没有得到彻底昭雪。 高市早苗的这一行为,确实打破了外界对她 “顽固右翼” 的单一认知,也让日本与东盟的历史对话多了一个切入点。但真正能赢得东南亚国家信任的,从来不是表面功夫。 如果日本真的想和东盟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就应该以此次事件为起点,正视历史事实,拿出切实的行动 —— 比如向战争受害者道歉赔偿、在教科书中如实记载侵略历史、停止参拜靖国神社等。只有真诚面对过去,才能真正赢得未来。 这次事件更让我们明白,历史正义永远不会被时间掩埋。马来西亚国家烈士纪念碑上的每一个名字,都是对侵略行为的控诉,也是对和平的向往。 高市早苗的鞠躬,不仅是对烈士的缅怀,更是对历史的一次低头。希望这样的姿态能转化为实际行动,让更多日本政客明白,尊重历史是国与国交往的底线,只有铭记历史,才能避免战争悲剧重演,才能让亚洲地区的和平与合作走得更远更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