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中国已正式向欧洲客户发出通知,宣布恢复芯片供应,不过此次供货重启附带三项关键

云景史实记 2025-10-28 17:19:23

安世中国已正式向欧洲客户发出通知,宣布恢复芯片供应,不过此次供货重启附带三项关键调整:一是需与安世中国重新签署专属供应协议;二是所有交易将统一采用人民币结算;三是因国内市场订单需求激增需优先保障,对欧出货量及交货周期将做出动态调整。 安世中国敢给欧洲客户提这三项条件,根本原因就是现在的安世早就不是以前那个能被随便拿捏的企业了,欧洲客户离了它的芯片根本玩不转。 欧洲客户为啥不敢翻脸?因为他们离了安世的芯片是真没法活。安世做的那些车规级功率芯片、小信号二极管,看着不起眼,却是汽车的 “神经系统”。 电动车的电池管理、动力控制,甚至车灯、座椅加热,每一处都得用。没有这些芯片,再豪华的车也只是一堆废铁。 更要命的是,欧洲自己早就把这块产能丢了,这些年一门心思追高利润的 AI 芯片,成熟制程的产能全让中国接过来了,现在欧盟整个芯片制造份额才 10%,成熟制程更是少得可怜,根本补不上缺口。 就说大众、宝马这些车企,跟安世合作了十几年,车规级供应商认证流程要走三年,不是想换就能换的。 2025 年 10 月那阵,中国一搞出口管制,欧洲汽车制造协会立马慌了,集体发声明喊 “面临产业链危机”,说白了就是怕断供停工,一天停产损失的都是真金白银,他们比谁都急。 有个业内消息说,宝马慕尼黑工厂当时已经备料不足,要是安世再停供一周,生产线就得全面停摆,最后还是宝马中国区高管亲自跑到安世东莞厂谈合作,乖乖签了新协议才拿到货,这就是现实 ,谁有产能谁就有话语权。 再说说人民币结算这步棋,绝对是底气十足的表现。以前安世交易全用美元,荷兰总部能通过资金流卡中国子公司的脖子,现在改成人民币,等于直接把财务链路切干净了,还能躲开美国的金融制裁风险。 可能有人觉得欧洲能不答应?可他们没得选。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早就覆盖 182 个国家了,2023 年处理金额超 96 万亿元,不是小打小闹的货币。 现在全球车企要拿安世的芯片,就得主动开人民币账户、备人民币资金,这不是我们求着他们用,是市场倒逼他们必须用。 听说奔驰已经在香港开了专门的人民币结算账户,大众也跟中资银行签了货币兑换协议,以前都是咱们看美元脸色,现在轮到欧洲跟着咱们的规矩走,这就是实力带来的底气。 国内订单激增更是给安世添了硬腰杆。这几年新能源汽车卖得火,比亚迪、理想这些车企对车规级芯片的需求翻着番涨,安世在国内功率半导体市场的份额已经占到 18%,连续四年都是国内第一。 2024 年跟鼎泰匠芯的晶圆采购量比上年涨了一大截,合肥新建的封装基地月产能就有 3 亿颗,一天的产量够装 1000 万辆新能源车的电控系统。国内客户催单催得紧,安世自然得优先保障自家市场,欧洲客户只能排后面等。 更厉害的是,安世现在不光有产能,技术也跟上了。砸 50 亿在苏州建研发中心,不追那些虚头巴脑的风口,就盯着下一代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芯片 —— 碳化硅芯片。 要知道这东西以前被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垄断,安世中国只用 18 个月就从零搞出了 1200V 的产品,2025 年就要量产,以后比亚迪、蔚来的新车说不定就能用上纯国产的 “心脏” 了。 研发投入要提到营收的 15%,团队扩到 3000 人,还跟清华、中科院联合培养人才,这架势就是要在技术上彻底站稳脚跟,再也不受制于人。 回头看荷兰当初的闹剧,冻结资产、造谣芯片质量不合格,本想抢回控制权,结果反而暴露了自己的虚弱。 安世中国一句 “所有在华产品都符合国际标准”,再拿出满负荷运转的产能数据,客户立马就站到了我们这边。 毕竟商家只认能不能拿到合格的货,谁有产能谁说了算,荷兰手里的 “总部” 没有产能支撑,再咋咋呼呼也没用。 安世中国敢提这三项条件,根本不是飘了,是真的有底气。产能在国内、技术能突破、国内市场撑得起、欧洲客户离不了,这几样凑在一起,别说重新签协议、用人民币结算,就算让他们等货,他们也得乖乖答应。 这可不是单个企业的厉害,是中国制造在半导体领域实实在在的崛起,以前咱们求着别人给芯片,现在轮到欧洲看咱们的脸色,这变化,就是最硬的道理。以后这样的事儿只会越来越多,毕竟实力在手,说话才能硬气。

0 阅读:91

猜你喜欢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