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立刚谈一定对台积电进行稀土管制,如果不管制台积电的话,它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往美国输送稀土的中转站,而且台积电目前也是完全站在美国这边的,对大陆这边的芯片发展也没有多大的助力,甚至很多芯片都不帮大陆代工,所以也没有必要跟它客气什么! 稀土从来都不是普通的“土”,而说到稀土的话语权,大陆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2025年的数据显示,全球稀土开采量接近38万吨,中国产量占比超65%,更关键的是冶炼分离环节,大陆占据全球85%的产能,这种全产业链优势不是短期能被替代的。 台积电作为全球芯片代工的巨头,表面上风光无限,实则早就被大陆稀土供应链掐住了七寸,2024年台湾地区从大陆进口的稀土占其总进口量的96%,高达6000多吨。 而台积电自己每年消耗的稀土就有3000吨左右,相当于整个台湾地区进口量的一半,更有意思的是,它的稀土库存仅够维持30天生产,一旦断供,不管是台湾本土的生产线,还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新工厂,都得乖乖停摆。 项立刚担心台积电成为往美国输送稀土的中转站,绝非杞人忧天,美国虽然也有稀土矿,比如2024年1-10月大陆还从美国进口了4.69万吨稀土原矿,但它本土的精炼技术早就荒废了,纯度最多只能到92%,远达不到芯片所需的99.9%标准,重稀土提纯技术更是落后大陆近30年,所以美国80%的稀土依赖进口,其中75%来自大陆。 台积电一边拿着大陆的高纯度稀土,一边把产能向美国倾斜,计划让美国承担2纳米及更先进制程30%的生产份额,这些在美国生产的芯片,本质上就是用大陆稀土喂养出来的“美国产品”,说它是中转站都算是客气,其实就是把大陆的战略资源变相输送给美国,帮着对方巩固高科技优势。 更让人没法客气的是,台积电早已用实际行动站在了美国那边,对大陆芯片发展不仅没助力,反而处处设限。 2024年11月,不少大陆AI芯片设计公司都收到了台积电的通知,7纳米及以下制程的AI芯片不再接受代工订单,理由就是遵守美国的出口管制法规。 要知道,大陆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占全球需求的40%以上,但台积电宁愿放弃这部分市场,也要迎合美国的战略,这种选择本身就没给双方留余地。 更讽刺的是,台积电早期先进生产线还用过大陆设备,可到了2纳米产线,为了不激怒美国,直接宣布不用大陆设备,哪怕这样会增加成本、影响良品率也在所不惜,这种一边吃着大陆供应链的饭,一边砸着大陆芯片产业的碗的操作,实在让人没法对它手下留情。 而管制台积电之所以能成为间接卡美国脖子的途径,核心就在于台积电在高端AI芯片代工领域的垄断地位。 美国一直在AI领域试图保持领先,而这些先进AI芯片就是它的核心底气,可这些芯片的“心脏”里装的是大陆的稀土,生产权又握在台积电手里,只要卡住稀土供应,就等于捏住了美国AI产业的喉咙,让它再想随意卡大陆脖子时,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软肋。 要求台积电交出客户数据和稀土使用情况,派专人监督检查,其实一点都不过分。 2025年10月大陆出台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规里,有个“0.1%规则”,只要境外生产的物项含大陆受控稀土成分超过0.1%,再出口就必须获大陆许可。 而台积电5纳米芯片生产中就需要用到含量约0.5%的镧元素,早就超过了红线,这意味着它生产的几乎所有先进芯片,理论上都在管制范围内。 如果不要求它公开这些信息,谁知道它会不会把给大陆企业代工的配额,偷偷用在美国客户身上? 谁能保证它的稀土没有被用于军事相关的敏感领域?特斯拉的“擎天柱”机器人因为稀土管制都得主动找大陆协商,承诺不用于军事用途,台积电作为体量更大、涉及更敏感领域的企业,接受监督检查本就是合规经营的基本要求。 大陆掌握着稀土的生产和精炼优势,短期内全球供应链根本无法摆脱依赖。 美国拉拢澳大利亚、日本搞“去中国化”稀土供应链,可澳大利亚的稀土矿石还得送大陆精炼,马来西亚的加工厂也依赖大陆技术,日本自己90%的重稀土都来自大陆,根本帮不上忙。 台积电如果真的拒绝配合监督,大陆完全有能力不批稀土出口,到时候受损的不仅是台积电,还有依赖它代工的美国科技巨头。 毕竟稀土是不可再生资源,大陆之前为了供应全球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现在规范出口、加强监管,既是维护自身资源安全,也是倒逼那些依赖大陆资源却处处设防的企业,学会平等合作、合规经营。 台积电要是聪明,就该明白这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与其抱着美国的大腿硬扛,不如主动配合监督,保住自己的稀土供应,这才是长久之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