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需要中国的稀土,没想到德媒却转过头来对我们进行点名批评!10月29日,德媒刊文声称,中国在稀土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占据主导地位,其背后是“不惜”环境污染和劳工健康的代价,以及长期形成的产业生态。中国对稀土的主导地位是以“沉重的”环境和社会代价换来的。因为,稀土开采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危害。 德媒表示,所有稀土矿石都含有放射性元素,如铀和钍,它们可能污染空气、水源、土壤和地下水。而稀土金属的分离与提炼会留下有毒废物和放射性副产品。德媒表示,要在稀土领域竞争,仅仅比赛让自己国家的人民承受经济痛苦还不够,还要看谁能承受更多的环境破坏和人类健康的代价,而西方显然不具备那样的优势。 很显然,西方国家明明是要稀土,结果呢?结果是德媒却批评我们称,我们是以环境,劳工健康等为代价获取了产业优势。不得不说,德媒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还停留在十几年前。事实上,如果说十几年前,我们国家的稀土产业还处于粗放管理生产的状况,那么现在我们早已经实现了绿色无污染的生产。我们就不知道德媒是对我们的产业状况不清楚,还是故意带着偏见看待我们。 再者,我们明显看出来了,德媒似乎是以传统采矿业的标准看待稀土生产,而根本不明白稀土产业是一个工艺技术极为复杂的产业。不管是稀土设备的生产,还是稀土分离的溶剂萃取技术,精炼技术,我们都形成了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壁垒。西方国家一方面要我们的稀土,一方面又指责我们的环境保护,这是既双标,又充满偏见。很显然,这样的歪曲报道,不会影响我们的产业优势。如果德媒认为西方国家很快能够实现稀土供应的独立自主,西方国家不妨试试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