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高估你的枕边人。 我的一个发小,当年她的老公追她,追了整整4年,对她超级好,宠上了天,后来他们结婚了。第一年就有了孩子,是个儿子,发小辞职在家带孩子,她的老公在外工作,渐渐地心也就变了。 发小的日子,是从孩子满百天那天开始变味的。之前老公下班再晚,都会先冲进卧室看孩子,顺手给她带份热乎的夜宵,会心疼她夜里喂三次奶睡不好。可孩子断了夜奶,她的“辛苦”好像就成了看不见的空气。她每天凌晨五点起床给孩子做辅食、洗衣服,上午带娃遛弯、哄睡,下午收拾被翻得乱七八糟的家,晚上等孩子睡了还要准备全家第二天的饭菜,忙到十二点才能躺下。而她老公,回家越来越晚,进门先脱鞋扔在玄关,瘫在沙发上刷手机,对满地的玩具视而不见,对她递过去的水杯只会嗯一声。 有一次孩子发烧到39度,她抱着孩子往医院跑,路上给老公打电话,他只说“在谈客户,走不开”,等她在医院排队、抽血、喂药忙到凌晨,回家发现老公早就睡在了客房,手机里还留着和朋友聚餐的照片。她忍不住吵架,老公却反问:“我天天在外挣钱养家,你就带个孩子,有什么可累的?”这句话像针,扎得她半天说不出话。 发小不是没试过自救。孩子两岁时她想找份兼职,每天等孩子睡了学剪辑,可刚接了第一个单子,老公就抱怨“家里没人收拾,孩子没人管”,婆婆也在旁边敲边鼓:“女人家还是以家庭为重,男人在外打拼不容易。”她只能把电脑收起来,继续围着孩子和灶台转。她的社交圈越来越小,以前的朋友约她逛街,她总因为要喂奶、要哄睡推脱,慢慢就断了联系;而她老公的圈子越来越大,酒局、团建、出差,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对她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心疼,变成了后来的挑剔——嫌她衣服上有奶渍,嫌她说话满是家长里短,嫌她跟不上他的“节奏”。 变心从来不是一瞬间的事,是无数次忽视累积的结果。追她那四年,他能为了她一句想吃城南的糖葫芦,骑半小时自行车去买;能在她加班时,在公司楼下等到深夜,手里揣着暖宝宝。可结婚后,他连她生日是哪天都能忘记,连孩子上幼儿园的班级都记混。发小后来才发现,他手机里存着和别的女人的聊天记录,语气亲昵得像当初对她一样,那些他说的“加班”“出差”,不过是用来躲避家庭责任的借口。 最讽刺的是,当初他追她时,说“我养你一辈子”,让她辞掉待遇不错的工作;可真当她全身心扑在家庭里,他又开始嫌弃她“手心向上”“没有价值”。发小的遭遇,戳破了太多婚姻的真相:那些追你的时候有多用心的人,不一定能承担婚姻里的琐碎;那些说过要宠你一辈子的人,可能在你为家庭牺牲自我后,最先抛弃你。 为什么曾经捧在手心的人,会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难道婚姻真的会消磨掉所有的爱意?其实不是婚姻的问题,是我们太容易高估人性——高估了枕边人对责任的坚守,高估了“爱情”能抵御柴米油盐的侵蚀,更高估了自己的牺牲能换来对等的珍惜。 发小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婚,带着孩子重新找了工作。虽然日子辛苦,但她不用再看别人脸色,不用再为一句关心苦苦等待。她常说,要是当初没辞职,要是没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老公身上,或许结局会不一样。 婚姻里最可怕的,从来不是贫穷,而是你把对方当成了全世界,对方却把你当成了理所当然。永远不要因为爱一个人就放弃自我,经济独立是底气,精神独立是根基,只有不高估枕边人,不低估人性的复杂,才能在婚姻里守住自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总想吐槽一下
[doge][doge][doge]然后劝她独立得闺蜜嫁给了前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