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之前为了向英国和日本示好,突然就取消了和中国合作的100亿美元巴加莫约港项目,可六年过去了,港口还是一片空地,2025年10月,坦桑尼亚政府干脆拿出220亿先令,又来请中国企业参与这个项目!这是何必呢? 2013年,坦桑尼亚政府雄心勃勃,想把巴加莫约港建成东非最大的港口,缓解达累斯萨拉姆港的压力,还要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腾飞。 项目总投资高达110亿美元,合作伙伴是中国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还有阿曼政府也掺了一脚。 这个计划听起来多宏伟?港口、工业区、铁路、公路一应俱全,目标是让坦桑尼亚成为非洲、亚洲和欧洲的贸易枢纽。 可现实资金问题像个拦路虎,尤其是拆迁补偿款,拖到2017年才勉强解决,更别提2019年,总统约翰·马古富力直接一拍桌子,喊停了项目,理由是中国提出的条件太苛刻。 为啥突然取消?表面上看,是马古富力觉得中国条件不公平,担心失去控制权,甚至还怀疑5000万美元的拆迁款没用到正地方。 当时,坦桑尼亚似乎想向英国和日本靠拢,觉得西方的贷款和援助更香,英国国际发展署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都表示愿意接手,可结果到2022年,港口还是没影,外资直接投资暴跌四成,GDP增速跌破4%,失业率还蹭蹭往上涨。 2021年,新总统萨米娅·苏卢胡·哈桑上台,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她意识到,巴加莫约港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赶紧重启和中国以及其他国际伙伴的谈判。 可直到2024年10月,项目还是没啥实质进展,坦桑尼亚副总统府的部长在议会里直言:没谈拢,啥也没干成。 这时候,政府终于坐不住了,拿出220亿坦桑尼亚先令,重点投在深水泊位上,还拉上中国、埃及、沙特的企业,签了初步的谅解备忘录,计划2025财年开始分阶段建设。 坦桑尼亚当初撕毁合同,很大程度上是想在国际舞台上玩平衡术,觉得傍上英日能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可现实狠狠打了脸:西方承诺的资金和技术迟迟不到位,港口项目成了空谈,经济还因此受挫。 回过头又找中国,国际合作这盘棋,不是光看面子就能下的,实力和执行力才是硬道理。 中国企业的基建能力,全球有目共睹,从高铁到港口,效率和成果摆在那,坦桑尼亚这波操作,多少有点“试错成本”过高的意思。 现在,巴加莫约港项目终于有了点重启的苗头,坦桑尼亚政府这次学聪明了,不仅拉上中国,还带上埃及和沙特,试图通过多方合作分散风险。 说到底,巴加莫约港的曲折命运,其实是很多发展中国家追梦路上的缩影,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腾飞的基石,但光有梦想不够,还得有靠谱的合作伙伴和务实的执行。 坦桑尼亚这六年,绕了一大圈又回到原点,多少让人觉得有点唏嘘,但愿这次重启,能让这片空地真正变成东非的贸易明珠,而不是又一场空欢喜。 你们怎么看这事儿? 信息来源:新华图片--中国首个援外地质公园项目移交仪式在坦桑尼亚举行

潮起海风
非洲有什么远景规划?
ajtd226
220亿先令只相当人民币6000万,建港口连零头都不夠,估计是先给甜头来套路中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