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新加坡总统罕见发声警告中国:若想全球和平,中国必须放弃一样东西!在一个各

韫晓生 2025-10-30 17:56:48

[微风]新加坡总统罕见发声警告中国:若想全球和平,中国必须放弃一样东西!在一个各国都小心翼翼处理言辞的时代,新加坡领导人如此直白地对中国提出要求,确实不常见。他提出的那个“东西”,听起来也颇为抽象——“过度的自给自足政策”。   (信源:《联合早报》 )   新加坡总统尚达曼是在 “全球经济论坛” 上提到这事的,当时他站在台上手里攥着数据图表,语气不算严厉,更像 “善意提醒”。   他说:“中国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 30%,若过度追求‘万事不求人’,会让依赖中国供应链的国家不安,反而增加冲突风险。”   这话里有个关键前提 ——“过度”,不是反对中国保障关键领域安全,而是担心 “范围扩大化”。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得先科普个核心概念:“自给自足”≠“双循环”。中   国提出的 “双循环”,是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简单说就是 “关键技术要自主可控,普通商品该合作还合作”。   比如芯片、粮食、能源这些 “卡脖子” 领域,咱们确实在加大自主研发;但像服装、家电、玩具这些,还是靠全球产业链分工,2024 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还突破了 40 万亿元,怎么看也不是 “闭门造车”。   新加坡为啥这么在意这事?根源在它的 “生存逻辑”。新加坡是典型的 “转口贸易国”,全国 90% 以上的物资靠进口,经济命脉系在全球产业链上。   这些年中国是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2024 年双边贸易额超 1100 亿美元,新加坡港一半以上的货物都和中国相关。   要是中国真搞 “全面自给自足”,新加坡的转口生意肯定受影响,这也是它为啥比其他国家更关注中国政策的原因。   但尚达曼的话里,也藏着对全球现状的担忧。疫情后很多国家都在搞 “供应链本土化”,美国搞 “芯片法案” 限制对华出口,欧盟推 “关键原材料法案”,中国加大自主研发也是应对之策。   尚达曼怕的是 “各国都搞小圈子”,最后全球产业链碎成一块块,比如现在一辆汽车要在五六个国家建厂,成本涨了 20% 还多,普通消费者也得买单。   他说 “放弃过度自给自足是为了全球和平”,本质是怕 “供应链脱钩” 变成 “政治对抗”。 这里得澄清个误区:中国从没想过 “万事不求人”。就拿大家最关心的芯片来说,咱们一边搞自主研发,2024 年国产 28nm 芯片量产突破 100 亿颗;一边也没断了国际合作,2024 年中国从新加坡进口的半导体设备还增长了 15%。   再比如粮食,中国口粮自给率超 95%,但大豆还得进口,2024 年从巴西、阿根廷进口了 9000 多万吨,该合作的领域从来没含糊过。所谓 “过度”,更多是个别国家对中国政策的误读。 网友们的看法也挺理性:“新加坡有自己的顾虑,可以理解,但中国不能放弃自主安全”“关键领域不自主,早晚会被卡脖子,这不是‘过度’是‘必要’”“全球合作没问题,但得是平等的,不能只让中国让步”。   也有懂行的网友指出,尚达曼其实是在 “两边劝”—— 既对中国提建议,也在私下劝美国别搞 “脱钩断链”,毕竟新加坡夹在大国之间,最希望看到的是 “大家一起做生意”。   再看看中国的实际行动,更能明白 “双循环” 不是 “自给自足”。   2025 年刚开年,中国就和东盟签了 “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新加坡合作建 “国际供应链中心”,还放宽了 28 类商品的进口关税。   在进博会上,中国一口气签下 2000 多亿美元的进口订单,其中很多都是国内能生产的商品,就是为了给其他国家留市场。   这些动作都说明,中国要的是 “合作共赢”,不是 “单打独斗”。   尚达曼的罕见发声,其实也是给全球提了个醒:现在的世界早就是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搞 “过度自给自足” 确实不对,但搞 “脱钩断链” 更危险。   中国愿意和各国一起优化供应链,比如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建了 “光伏组件东南亚组装厂”,既用了中国的技术,也带动了当地就业,这才是 “双赢” 的样子。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中国在 “自主安全” 和 “国际合作” 之间,该怎么平衡?新加坡的担忧有道理吗?评论区聊聊,一起看看全球产业链的未来该往哪走!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