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多部门重磅发声!融资创新高,市场如何走?
今天是本周及十月份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本周以来,市场呈现明显的指数与个股分化格局,上证指数站上4000点后,个股反而迎来连续普跌。截至目前,本月上证指数收涨2.68%,深证指数收涨0.04%,创业板指数收涨0.77%,指数全面收涨的同时,众多个股却持续下跌。
面对这类市场走势,投资者可从两方面应对:一是调整心态,对市场保持理性信心;二是优化资产配置,适配市场节奏。
一、资金面:中长期资金入市筑牢市场根基
市场信心的核心支撑源于持续改善的资金面。最新数据显示,A股两融余额已突破2.5万亿元,融资余额达2488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且自8月5日起连续56个交易日超2万亿元,打破2015年连续30个交易日的纪录;9月1日以来,两融余额从2.1万亿元稳步攀升至2.5万亿元,期间无显著回调。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两融市场呈现五大稳健特征,与2015年高杠杆环境截然不同:最高杠杆降至1.25倍、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仅2.53%(2015年最高为4.73%)、融资买入额占成交额12.25%(2015年最高达19.26%)、两融标的扩至4258只(较2015年增超4倍)、活跃投资者占比仅6.66%。叠加市场估值合理、政策持续发力,融资规模的稳步增长对市场构成实质性支撑。
更关键的是,中长期资金入市通道持续拓宽。近日,中央金融办、证监会、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引导商业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加大入市力度[__LINK_ICON]。其中,对国有保险公司实行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推动扩大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稳步提升社保基金股票类资产投资比例,加快出台企(职)业年金长周期考核指导意见,一系列举措将为市场注入稳定资金活水。
与此同时,公募基金规模连续六个月创下历史新高,仅9月份就增加近5000亿元,显示居民资金仍在持续向权益市场转移。结合10月30日美联储降息25基点带来的流动性宽松环境,内外资金面共振为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配置策略:聚焦优质标的与政策主线
在资产配置上,投资者可根据风险偏好选择两类路径:
- 若跟踪行业或个股,建议聚焦各领域龙头企业,摒弃"炒小炒差"思维。未来支撑市场持续走强的核心力量是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这类标的能更好适配资金向价值集中的趋势。
- 若无法承受个股波动,可通过配置指数产品参与市场,既能降低单一标的风险,又能分享市场长期成长收益。
三、重磅政策解读:三大领域释放明确利好
1. 免税店政策:11月1日起实施,提振消费潜力
财政部、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通知》,明确自11月1日起实施,从四方面发力激活免税消费:
- 优化国产品退(免)税管理,支持口岸及市内免税店销售国产品(视同出口退增值税、消费税),要求国产品销售面积不低于经营面积1/4,鼓励引入老字号、文创等特色产品;
- 扩大经营品类,新增手机、微型无人机、运动用品等热销商品,加快境外热销商品上架;
- 放宽审批权限,将口岸出境免税店设立等审批下放至省级部门,支持地方优化免税店布局;
- 完善便利化措施,支持网上预订服务,允许市内免税店预订后在口岸进境免税店提货。
此次政策升级兼具"扩内需"与"促开放"双重价值,既能推动国货出海、承接海外消费回流,又能通过优化体验吸引入境消费,为免税零售与旅游业注入动力。
2. 养老理财新规:试点扩至全国,拓宽长期资金渠道
2025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公布养老理财新规,将试点扩至全国(期限三年),提高单家理财公司募集规模上限,新发行产品可自动纳入个人养老金理财名单。政策鼓励长期限产品,支持费率优惠、转让质押等灵活设计,允许理财公司以债券、股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和衍生品等多种方式投资养老领域资产并开展跨机构合作。
这一举措既匹配了养老资金"长期储备"需求,提升居民参与意愿,又为养老产业、国家重大项目注入长期稳定资金,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3. 绿色贸易新政:推动物流低碳转型,培育贸易新增长点
商务部发布《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经国务院同意),聚焦四大核心方向:
- 提升外贸企业绿色能力,重点加快物流绿色低碳发展,推广"公转铁"、环保包装等举措;
- 拓展绿色产品技术进出口,挖掘国际市场需求,推动展会绿色化;
- 参与全球绿色贸易规则磋商,推动标准衔接互认;
- 健全支撑体系,建设外贸产品碳足迹数据库,加强金融支持与人才建设。
政策精准解决外贸物流高碳痛点,既能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又能提升我国在全球绿色贸易领域的话语权,培育贸易新增长点。
四、市场走势展望
从外部环境看,中美贸易磋商达成的成果短期内已被市场消化,A50股指期货及港股反应平淡,但中长期来看,关税环境的相对稳定将降低市场不确定性。
技术面而言,昨日市场收出缩量阴线,属于指数突破重要关口后的正常调整。历史经验显示,放量突破关键点位后,通常会伴随两个交易日左右的缩量整理,预计今日市场大概率呈现先下探后拉升的格局,成交量或继续保持缩量状态。
中长期来看,在两融资金稳步增长、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政策持续发力三大支撑下,市场慢牛趋势未改。短期震荡不改长期方向,投资者可聚焦优质龙头与政策利好主线,结合自身风险偏好优化配置,理性应对市场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