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中美会晤”之后直接从机场返回华盛顿,拒绝参加接下来的APEC会议,只剩韩国方面在风中凌乱。 特朗普这次去韩国,本来想着“一箭双雕”:既能在APEC上刷存在感,显示美国在亚太的影响力;又能借着中美会晤,从中国这儿捞点好处,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结果呢?会晤谈得不太愉快。 中国在芬太尼关税、出口管制、造船业调查这些关键问题上,一点都没让步,美国本来想拿这些当筹码,结果被中国反将一军,更尴尬的是,中方连线下会谈都没答应,特朗普想宣传的“外交成果”根本拿不出手。 再看他国内,一堆烂摊子:联邦政府停摆快一个月了,农业州因为大豆卖不出去,快撑不住了;委内瑞拉那边又打起来,美军得去加勒比海盯着。 特朗普急着回国处理这些破事儿,APEC这种“一群人开会、耗时间还没啥用”的场合,在他眼里就成了“鸡肋饭”——吃吧,没味道;不吃吧,又有点可惜,干脆一拍屁股,走人!留下韩国在风中凌乱。 韩国对这次APEC峰会特别上心:既想借着中美会晤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又想着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结果特朗普这一走,韩国的算盘全打乱了。 更扎心的是,韩国在能源上越来越依赖中国,今年8月,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在釜山APEC能源部长会议上说,要推动区域能源政策一起搞、基础设施连起来。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赶紧凑上去,说想跟中国加强能源合作,结果特朗普这一走,韩国不得不重新想:光靠美国,真的能保平安、赚大钱吗? 特朗普这一走,把美国在亚太的“战略撤退”暴露得明明白白,他一边想用关税、技术限制打压中国,结果在稀土、大豆这些关键领域被中国反制;另一边又拒绝跟大家一起玩多边合作,光想着自己跟别人谈双边交易。 这种“美国优先”的玩法,跟APEC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宗旨完全不对路。 反观中国,一直用开放的姿态推动区域合作,从核电技术输出到能源政策一起搞,从稀土管控到农产品进口多元化,中国用实际行动在搞“零碳社会”和“综合智慧能源体系”。 这种“既有实力又愿意合作”的劲儿,让中国在亚太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说实话,特朗普这次“撂挑子”APEC,表面看是“急着回国处理内政”,其实就是“谈崩了,没脸待”,他总想着用关税、技术限制逼中国让步,结果忘了中国早不是当年那个能随便捏的“软柿子”。 从核电到稀土,从大豆到芬太尼,中国用一系列反制措施告诉他:合作能双赢,对抗肯定两败俱伤。 韩国这次的尴尬,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在中美较劲的时候,光想着“左右逢源”可不行,太依赖美国,可能会被当成“棋子”;跟中国合作,反而能拿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毕竟现在这世界,谁掌握能源、谁掌握技术、谁掌握市场,谁就是老大。 特朗普这一走,就是个外交小闹剧,而中国,正用核电的“硬实力”和能源合作的“开放劲儿”,写着自己的全球故事,这场较劲,才刚开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