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边刚说要买18万吨美国大豆,28日当天巴西那边的大豆价格就跟着降了。  

栗頿聊 2025-11-01 16:50:27

中国这边刚说要买18万吨美国大豆,28日当天巴西那边的大豆价格就跟着降了。   巴西马托格罗索州的现货价一天就降了1.14%,反观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从10月上旬的低谷一路反弹,涨了超过100美分。   这一跌一涨之间,可不是简单的市场巧合,更像是咱们用一笔订单,给全球大豆市场投下了颗精准的砝码。   要弄明白这背后的门道,得先看看南北美这两大大豆供应方当时的处境。美国豆农那段时间正愁得睡不着觉,自从今年5月咱们暂停采购美豆后,仓库里堆了足足4200万吨大豆卖不出去,这些粮食可是他们的生计根本。   美国每年能产1.2亿吨大豆,大部分都得靠出口,中国又是他们最主要的买家,没了咱们的订单,他们找欧洲、印度接盘,压根没人能填得上这个缺口。   要知道农业州的选票对美国政坛影响不小,连财长贝森特自己都有大片农田,这事儿谁都不敢怠慢,所以美国卖家当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再看巴西,之前可真是有点“飘”了。仗着自己是中国大豆的主要供应方,把大豆价格从每吨360美元一路抬到了650美元,简直是坐地起价。   他们几乎把所有宝都押在了中国市场,今年前九个月出口的大豆里,近八成都是运到咱们这儿的。可这高价谁顶得住,中国的油厂每加工一吨巴西大豆就得亏200多块钱,自然就不愿意买了。   这下巴西自己傻眼了,圣保罗和桑托斯两大港口堆了200万吨大豆运不出去,每天光滞港费就得花120万美元,真是有苦说不出。   一边急着清库存,一边因定价太高自食其果,南北美这两端的失衡,刚好给了咱们撬动市场的好机会。而咱们能抓住这个时机,靠的可不是运气,而是手里早就备好的“工具箱”。   聪明的买家从来不会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除了美国和巴西的大豆,咱们还从阿根廷、俄罗斯这些地方采购,早就搭起了多元化的采购网,这跟1970年代日本稳住中东石油价格的法子异曲同工。   更关键的是,咱们自己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国内主要港口的大豆库存差不多有950万吨,是近三年同期最高的,供应特别充足。   这底气可不是白来的,这些年咱们一直在发力,对内搞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给农民补贴,国产大豆产量连续三年都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对外开拓新兴市场,逐步建起了安全稳定的进口体系。   有了这些打底,谈判桌上自然腰杆硬,不用看任何人脸色。   这次选美豆也是精打细算,12月船期的美国西海岸大豆,到岸价比巴西豆便宜近100块钱,用订单投票,信号再明确不过。   不过话说回来,这18万吨订单跟咱们每年一亿吨的进口量比起来,其实不算啥,也不代表咱们就拿到定价权了。   等12月、1月南美新大豆大量上市,全球市场的风向标还是会往南半球偏,毕竟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贸易量占了全球58%以上,这才是市场的压舱石。   但这订单的战略意义可比实际影响大得多,它更像是一次“压力测试”,清清楚楚告诉全世界:咱们有得选,谁也别想在大豆上给咱们“卡脖子”。   这场博弈也戳破了一个真相:市场权力从来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买家、卖家和市场规律里流动的。   巴西该吸取教训,过度依赖单一市场、漫天要价迟早会栽跟头;对咱们来说,真正的安全感永远来自多元布局和坚韧的供应链。

0 阅读:63

猜你喜欢

栗頿聊

栗頿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