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在南阳河边架起的那套“铁家伙”,靠水流推着转,风箱呼呼往外鼓风,炼铁效率一下子翻了倍——这“水排”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硬是把百姓嘴里的“太守”喊成了“杜母”。 那会儿炼铁全靠人力拉风箱,累得人直冒白烟,铁水还出得少。杜诗看着心疼,盯着河里的水流琢磨:水能推船,能不能推风箱?他领着工匠们搞发明,用齿轮、杠杆连起水轮和风箱,水一流,轮子转,风箱就自动开合,风比人拉的大得多,铁炉里的火“噌”地就旺了,铁块化得又快又匀。 这一下,南阳的铁器多了起来,锄头、镰刀便宜了,老百姓种地省力;兵器也打得更锋利,边防都稳了。大伙儿觉得这太守比亲妈还贴心,就喊他“杜母”。后来有人编了句话:“前有召父(西汉召信臣,修水利富民),后有杜母”,把他俩当成父母官的榜样。 你说这发明厉害不?别人当太守忙着收税断案,他偏琢磨怎么让老百姓日子过得轻快。一千多年后欧洲才搞出类似的水力鼓风设备,可咱们的杜诗早就用这招让南阳富起来了。 其实当官的好不好,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能实实在在解决难题,哪怕是改良个风箱,也能被念叨千百年。这种“把日子过细”的官,现在不也照样让人稀罕?杜诗辑注 杜丹词 杜少陵诗意图 杜水掠影 杜陵怀古 铸铁抒情诗 杜丹江
杜诗在南阳河边架起的那套“铁家伙”,靠水流推着转,风箱呼呼往外鼓风,炼铁效率一下
									
										
										张允文化历史
									
									
										
										2025-11-02 13:41:5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