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不碰豆豉和腐乳的人,尿酸马上就降了?医生告诉你实情 豆豉和腐乳,是不少人饭桌上的“灵魂伴侣”,但最近网上有人说,这些吃不得,说是跟尿酸高有关系。到底有没有那么严重,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 尿酸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身体代谢嘌呤之后的“垃圾”,正常人都能通过尿液排出去。但有些人排得慢、吃得多,垃圾一多,堆在血液里,就成了高尿酸血症。时间一长,可能就发展成痛风,脚趾一肿,疼得跟针扎似的。 有人说豆豉和腐乳是高嘌呤的“重灾区”,吃了就尿酸飙升。这说法也不是全无道理。豆豉、腐乳本身是豆制品,发酵后味道浓,但嘌呤含量也确实不低。比如100克豆豉,嘌呤含量大概在137毫克左右,腐乳也差不多。按照国家营养数据库的标准,这属于中高嘌呤的食物。 不过,咱们吃腐乳也不是一罐一罐地吃,顶多是早餐喝粥抹一小块,真要吃到尿酸飙升的程度,那得吃上半斤才可能让人“出事”。所以说,谈腐乳色变,其实也有点过了头。 真正让尿酸升高的,往往还是那些走量的东西。比如啤酒、红肉、动物内脏,还有各种海鲜。特别是啤酒,喝得多,不光嘌呤高,还影响尿酸排泄。再一个,甜饮料也别忽视,果糖代谢会促进尿酸合成,喝得多了,尿酸就像被人推了一把,蹭地就上去了。 回到豆豉和腐乳上,它们确实含嘌呤,但量不算特别离谱。关键还是看怎么吃、吃多少。如果是本身就尿酸偏高的人,控制一下也没毛病,毕竟这类发酵豆制品还带点盐,吃多了对血压也不友好。但要说“马上就降尿酸”,那就有点夸张了。 有些人看到网上说不吃腐乳尿酸就降了,以为这是“灵丹妙药”,其实更多是因为他们在控制饮食的同时,还减少了其他高嘌呤食物的摄入,甚至开始锻炼、少喝酒、早睡觉。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尿酸自然就下来了,不能全怪腐乳。 再说,从中医角度看,高尿酸血症其实跟“湿热”、“痰浊”、“气滞”这些因素有关。中医讲“脾主运化”,脾虚湿盛的人,吃多了油腻辛辣、发酵重的食物,比如豆豉腐乳,就容易生湿生热,时间久了,湿热郁在关节,就成了痛风的“根”。所以中医也不建议这些人常吃这类重口味的发酵物。 不过,中医也讲“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有的人脾胃壮实、代谢好,偶尔吃点腐乳,没啥大影响;但有的人体质偏湿热,吃一点点就容易出问题。所以,不是说豆豉腐乳人人都不能吃,而是要看你身体的底子。就像有的人喝凉水都上火,有的人吃烧烤也没事,差别就在这儿。 还有人问,那是不是不吃豆豉腐乳,尿酸就一定会降?真没这么简单。尿酸这东西,除了吃,跟体重、肾功能、遗传、药物影响都有关系。你就算一滴腐乳不碰,天天大鱼大肉、坐着不动,尿酸照样高。 所以啊,不吃豆豉腐乳并不是降尿酸的“捷径”,更像是你在管理饮食时顺手做的一件事。就像一个人节食减肥,少吃一口炸鸡,不能说这口炸鸡就是他瘦下来的关键。 说到底,尿酸高这事儿,没那么玄乎。关键还是管住嘴、迈开腿,多喝水、别熬夜,该吃药的吃药。至于豆豉腐乳,身体允许、吃得不多,偶尔来点也没啥大碍。别被网上那些“吓人标题”牵着鼻子走,听医生的,比啥都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