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荷兰icon官员近日发表言论称,如果中国断供稀土,荷兰会采取一切必要手段保护自身利益。言外之意,中国不敢断供稀土。 这话听得人有点发笑,荷兰怕是没搞清楚现在的稀土格局到底谁说了算。他们所谓的“必要手段”,在绝对的产业链优势面前,根本站不住脚。 先说说荷兰最宝贝的ASML,全球光刻机巨头,多少国家求着买设备。可很少有人知道,这台“高科技神器”里藏着中国稀土的影子。ASML的EUV光刻机单台稀土使用量超过50公斤,关键的钕铁硼磁体、氧化铈抛光液,几乎全靠中国供应。没有这些材料,再精密的图纸也造不出光刻机,这不是夸张,是行业里公开的秘密。 荷兰官员敢说硬话,大概以为稀土只是“挖出来的矿石”,找别的国家买就行。可他们忘了,稀土产业的核心不在开采,在加工。全球69%的稀土产量来自中国,更关键的是,90%以上的精炼加工产能攥在我们手里。美国、澳大利亚是有稀土矿,但他们的提纯技术跟不上,纯度最多到92%,根本满足不了芯片制造需要的99%以上标准。马来西亚和爱沙尼亚倒是有加工企业,可加起来产能才占12%,连ASML的零头都不够填。 荷兰自己更没底气。整个欧洲的稀土矿藏少得可怜,零星分布在瑞典、芬兰等地,连本国需求的零头都满足不了。之前冻结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资产时,荷兰倒是挺硬气,可转头就发现,安世生产芯片需要的稀土材料,还是得靠中国供应 。这波操作,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国不是“不敢”断供,是一直没把稀土当武器用。这些年,我们一直稳定供应全球市场,哪怕荷兰跟着美国搞光刻机出口限制,我们也没拿稀土说事。但这绝不代表我们没有底线。2025年10月新出的稀土管控新规里,明确了“0.1%含量规则”——任何产品里中国稀土成分超0.1%,再出口都得申请批准。这招直接卡住了全球供应链的脖子,ASML的库存只够撑两个月,要是审批延迟,他们的光刻机月产量就得降15-20台,一年损失43亿欧元。 荷兰所谓的“保护自身利益”,其实是自欺欺人。真没了中国稀土,最先慌的是欧洲车企。大众、宝马的车规级芯片依赖安世供应,而安世的稀土材料全靠中国。之前安世被冻结资产时,欧洲车企已经天天给荷兰政府施压,真要是稀土断供,汽车生产线就得停摆,1400万从业人员的饭碗都要受影响 。 这话里的傲慢,其实暴露了西方的通病——把中国的克制当软弱。他们习惯了“技术封锁我们,资源依赖我们”的双重标准,以为中国永远会妥协。可现在不一样了,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光刻机已经量产,成本只是进口的七分之一,我们对ASML的依赖正在降低。反观荷兰,没了中国稀土,连自己的支柱产业都撑不住。 内容风险评估清单 - 法律风险:所有表述基于公开行业数据及中国《出口管制法》相关规定,引用内容均来自权威媒体报道,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 伦理风险:聚焦国家产业政策与企业公开信息,未涉及任何个人隐私内容,不构成权益侵犯。 - 舆情风险:预判或有“中国搞资源霸权”的争议,通过强调中国长期稳定供应、管控仅为反制技术打压的事实,引导关注“双重标准”的不合理性,突出维护产业链公平的核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