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公开信息写得很清楚:空间站常驻3人、交接时短时可达6人。美国航天局的数据也摆在那儿:国际空间站常态7人,航天飞机在轨期间曾上到过13人。 有网友说:为什么不做太空母港?能维护的,可以长期使用的,能一点一点发射,组建成空天战舰或大球体,能住上万人的那种,可以科学研究,可以有小型工厂,材料从地球运去,在太空加工生产组建 科研工作不能太急,要遵循科研自身的规律。中国航天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中国如今不需要参考对比国际的那个大家伙了,中国人走在自己规划设计好的路上 国际空间站是人多好办事,中国空间站是系统强少用人。这根本不是比人数,是比谁的设计和管理更先进。 中国空间站三舱构型,压舱体积约340立方米,科学柜和工作区按一套标准做到底,越是统一,越不需要大编制。 大家怎么看呢?

栅栏
各种材料都有使用时效的
晓
重型火箭限制了。说直白点
沙狼
现阶段空间站的最大作用是,在上面能进行什么特别有价值的科学实验,获取丰硕成果,而不是比谁能住多少人。
米倭寒
多驻人不就是多上几个生活舱的事,多大点事,问题是现在不需要而已
用户91xxx77
经济,实用,高效。
相信科学的刘禅
你空间站是集体宿舍,咱们的是小院别墅。[静静吃瓜]
半生尘烟展
中国一国之需够两三人就行了,又不是农村晒坝想越大越好。而国际空间站是几十国所需,就这还不够所有共建国所需,当然要建大点。就像一家三口有个百平的房住就满足了,可一个集体宿舍几十家人就是一千平都觉得小不够住。当然我们有需要还可以加仓嘛。
用户17xxx01
国际站是僧多粥少,7个人的指标得多少国家分
十三月十七日
兔子火箭推力不太行,想住大房子只能等长征九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