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河南一90岁老人因病去世,家人将其火化后,骨灰里竟然莫名多出4个钢钉?殡仪馆说做过手术,但这说法让老人家属不能接受,因为老人根本没做过手术,医院也出示了证明,老人无手术史! 儿媳说全家都怀疑:这骨灰根本不是我婆婆的! 2025年11月,河南王女士抱着婆婆的骨灰盒,准备去和公公合葬,手指却突然触到硬物。 她慌忙倒出骨灰,4 颗指甲盖大的钢钉滚了出来,瞬间让她瘫坐在地。 医院明明开了证明,婆婆这辈子没做过手术,这钢钉到底从哪来?这事要从三天前说起,90 岁的婆婆因病去世,家人按规矩联系了当地殡仪馆。 送遗体那天,王女士特意盯着工作人员核对信息,还反复叮嘱 “千万别弄错”。 工作人员拍着胸脯保证:“放心,我们全程闭环管理,不会出问题。 ” 王女士看着婆婆的遗体被推进冷藏间,心里才稍稍踏实,盼着能让老人安心走。 火化当天,一家人早早守在殡仪馆外,谁都没心思说话,只盼着快点取到骨灰。 从早上等到中午,终于有人喊他们名字,递来一个黑色的骨灰盒。 王女士接过盒子时,感觉比想象中沉,还以为是自己太伤心出现错觉。 她没立刻打开,想着到墓地再让婆婆 “见” 老伴,可走到半路,盒子里传来轻微响动。 王女士心里一紧,找了个路边停下,小心翼翼打开骨灰盒。 刚倒出一点骨灰,4 颗银灰色的钢钉就掉了出来,在阳光下特别刺眼。 “这是什么?” 她声音发颤,家人围过来一看,全都傻了眼。 王女士的丈夫当场红了眼:“我妈从没做过手术,哪来的钢钉?这不是我妈的骨灰!”一家人立刻返回殡仪馆,找到当时的工作人员要说法。 对方拿过钢钉看了看,轻描淡写地说:“可能是老人以前做过手术,钢钉没取出来。” “不可能!” 王女士掏出手机,翻出老人的病历,“你看,医生都说没手术史!” 可工作人员还是坚持:“我们流程没问题,肯定是你们记错了,或者老人没说过。” 为了证明清白,第二天王女士就带着病历去了老人就诊的医院。 医生仔细核对了老人的就诊记录,又调出历年体检报告,确认没有任何手术记录。 “老人身体一直不错,除了慢性病,从没住过院,更别说手术了。” 医生说。 随后,医院出具了正式的 “无手术史证明”,盖了公章,王女士拿着证明又去了殡仪馆。 这次,王女士要求查看火化当天的监控,还有遗体接收、登记的记录。 可殡仪馆的人却支支吾吾,先说 “监控坏了”,又说 “记录找不着了”。 “你们不是说闭环管理吗?怎么连监控和记录都没有?” 王女士追问。 对方被问得没话说,只说 “会向上反映”,就让他们回去等消息,这一等就是两天。 这两天里,王女士一家人吃不下睡不着,一想到婆婆可能连最后一程都没走安稳。 “我们老百姓就图个逝者安宁,现在连骨灰都不确定是不是我妈,怎么对得起她?”王女士的儿子还查了《殡葬管理条例》,指着上面的条款说:“条例明确要核对信息。” 他们决定不再等,直接联系了当地的民政部门,希望能介入调查。 目前,当地民政部门已经受理了他们的投诉,派人去殡仪馆了解情况。 殡仪馆也终于松口,说会配合第三方机构核查当时的流程,找出钢钉的来源。 王女士一家人还在等结果,他们只希望能尽快查清真相,确认骨灰的身份。 毕竟,让老人安心入土,是他们现在唯一的心愿,也是对逝者最基本的尊重。 这件事也让不少人警醒,殡葬服务关系到每个家庭,容不得半点马虎。 所谓的 “闭环管理”,不能只停在嘴上,得有实实在在的流程和记录做支撑。 希望这次的 “骨灰疑云” 能早日解开,也希望所有殡葬机构都能引以为戒。 别让钢钉再出现在骨灰里,别让家属的悲痛之上,再添一层寒心。 信源:母亲去世后火化后 骨灰里莫名多出四个钢钉?殡仪馆工作人员:流程监控室拍得很清楚。 2025-11-04 21:45·顶流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