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 我认识大量平庸得令人发指的文科博士! 清华大学刘瑜教授最近说了句大实话: 现在的文科博士, 好多都平庸得让人看不下去! 这话听着刺耳, 但仔细想想, 还真是这么回事! 现在文科博士培养就跟流水线似的, 选题要追热点, 论文要套模板, 连写个摘要都得塞满“建构”“赋能”这种词。 不是大家不想创新, 而是整个评价体系就逼着你求稳—— 发够论文才能毕业, 凑够指标才能评职称, 谁敢冒险? 更扎心的是, 文科研究在经费分配里就是个“小透明”。 国家重点项目的钱, 社科领域连6%都分不到, 可考核时却要你和理工科拼论文数量。 结果就是, 真正敢研究真问题的人越来越少, 大家都忙着在安全区里打转。 刘瑜老师自己也没法免俗, 去年照样发了两篇符合规范的论文。 她说破这个真相, 恰恰因为她还在体系内—— 真正被逼走的人, 连发声的机会都没有。 说到底, 这不是哪个人的问题, 而是系统逼着人变得平庸。 当创新风险大于收益, 谁还愿意当“出头鸟”? 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欢迎评论区聊聊! 博士困局 文科专家

G1266
写毛笔字的还有博士呢,美其名曰“书法博士”
艺林信步
文体的避理从文,智商不咋的避理从文,重点考中没谱的避难就易(小学毕业就去读美术音乐特色初中),在中国上不了重点中学的就去国外弄文凭(1年了拿到硕士学位)……乒乓马琳博士生(一众文休选的文科),钱学森、杨振宁也是博士生(理工科)。含金量大家心知肚明了!
一聊永谊
她说的现象国家应重视,批量生产大量合规但无创新能解决问题的博士,流向各行各业重要岗位,不仅会带坏风气,还会抑制创新生气。
老北京
感慨张雪峰老师的话!!
狗爷
找个ai写就好了
若瑜
抬高自己贬低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