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军事对峙中,中国遇到的一个难题是我们的常规武器无法打到美国本土,而美国却能

幕沧小澜 2025-11-05 18:01:33

在中美军事对峙中,中国遇到的一个难题是我们的常规武器无法打到美国本土,而美国却能借助环绕中国的军事基地,用常规武器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攻击。 美军在日本、韩国、关岛的力量布得密不透风,不管是F-35,还是B-2轰炸机,说发即发,说到就到,十几分钟不到,沿海不少关键目标就可能遭到攻击。 中国虽然手里有东风系列导弹,对周边有着强烈威慑,关岛也不是随便能高枕无忧的了,但真要长距离打到美国本土,这中间的门槛依然没有被迈过去。 即使中国加速造航母发展高超音速武器,这些都太贵,数量上也没法和美军长期对拼。 航母编队能帮忙把海军势力往外推,但从沿海一步步冲破岛链,直到对方家门口,这任务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美国的远洋作战经验和全球弟兄帮忙,确实还甩出一大截。 美国动用战略轰炸机,可以直接从大洋彼岸起飞打击,又能顺利飞回去,这背后的支撑力和联动机制,是中国目前还在努力赶超的目标。 不过,这不光是拼谁的武器更长,真正的实力还体现在还能不能持续生产和不断补给。之前美国援助乌克兰的事儿,就看出来他们也有短板,弹药用得快,工厂跟不上订单节奏。 这类“弹药荒”让外界见识到,光靠高精尖可不顶用,真打起来,产能谁高谁硬气。中国这些年工业能力提升得厉害,导弹、雷达啥的,年产几百都不是事儿,这让局面没那么容易被对方一下子碾压。 南海、东海经常演变成中美及周边国家海警互相对峙的“灰色地带”,看起来没出大乱子,但两边紧张气氛一直都在高位。 日复一日的海上拉锯,逐渐沦为意志和耐力的比赛,每次游走都在摩擦红线,但谁也不敢随便先动手。中美在中国家门口较量,局势时刻可能升级,全看彼此是继续消耗,还是有人先撑不住。 而且,核武器都明摆着谁也不敢先碰,只要不是不可收拾的危机,没人愿意把事情撕破脸。中国要想换被动为主动,真正得把远程打击的射程再延长、多搞几手,不光拉远防线,还得想法子让美国觉得本土不再绝对安全。 航母、海军、情报、侦察一样都不能落下,最重要的底气,还是靠自己背后的工厂不停地“造、造、造”。武器再厉害,供应不上也是白搭,只有产能足够、补给不断,才能在真正拉锯中站稳脚。 中美这场较量,不只是比一锤子买卖的杀伤力,最终还是走到拼消耗和比耐心的路上。美国靠遍布周边的基地和远洋能力抢占先手,中国顶住压力靠工业和生产能力反击,你来我往,谁都不敢轻举妄动。局势瞬息万变,谁敢说不会有逆转的一天?

0 阅读:0
幕沧小澜

幕沧小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