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年仅21岁的朝鲜飞行员,开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投诚美国,并获得10万美元的奖励,朝鲜高层得知后震怒,下令要追杀到底,结局令人不忍直视! 美军从1951年起启动穆拉行动,通过广播和传单向北方飞行员许诺重金,换取完整米格-15交付。这项计划旨在获取苏联战机情报,金额高达10万美元,相当于当时巨额财富。卢今锡在训练间隙听到类似消息,虽然未直接参与,但他留意这些信息。米格-15航程有限,仅五百公里,无副油箱装置,这成为行动关键。他估算顺安基地到金浦机场距离一百六十公里,正好在极限内。私下准备数月,包括藏地图和计算航线。 1953年9月21日,他参与双机编队训练,起飞后报告机械故障,脱离僚机转向西南。低空飞行避开雷达,燃料告急时锁定跑道着陆。韩国空军接管现场,美方情报人员确认飞机无损。他讲述经历,获知母亲已南下消息。几天后,美国代表抵达,批准奖励发放,这笔钱用于安置生活。投诚成为冷战情报案例,影响心理战策略。 北方空军迅速察觉异常,顺安基地塔台报告信号中断。指挥部展开调查,拘捕教官、政保干事和地勤人员。僚机飞行员因未及时报告,被隔离审讯三天后公开枪决。调查扩展到营长、副营长、政委和团长等五名军官,总计七人遭处决。家属区封锁,邻居接受盘问。高层下达追捕指令,边境哨所增派巡逻,广播谴责事件。 技术泄密加重损失。米格-15涡喷发动机、机炮和瞄准系统暴露,美军据此调整战术。北方空军半年内飞机折损升至四倍,巡逻路线变更,燃料配给收紧。基地警戒升级,飞行员轮班缩短。调查报告上报中央,强调监控漏洞。卢今锡的行动虽短暂,却引发连锁反应,改变空中作战格局。 美方处理飞机高效。初步检验确认完整,次日运往冲绳测试飞行员记录数据,包括爬升率和转弯半径。然后运至俄亥俄州空军基地,拆解成三万零件,风洞实验翼型,分解炮塔系统。这些情报用于F-86升级,提升高空拦截能力。空战击落率上升30%。四年后,美方提议归还,北方未回应,飞机留存博物馆。 卢今锡在首尔接受采访,讲述训练细节。发言经国务院润色,刊登纽约时报头版。华盛顿记者会重述路径,强调性能。艾森豪威尔总统批准奖励,尽管反对金钱诱导。北方情报部门追踪行踪,防止类似事件。执行枪决照片内部流传,警示飞行员。整个过程虽仅17分钟,却暴露空军弱点,部署调整,中队转低强度任务。 1954年,卢今锡移民美国,改名肯尼斯·H·罗。次年进入特拉华大学攻读机械与电气工程,1957年母亲从韩国抵达团聚。毕业后娶开城移民女子,生育两子一女,全家获公民身份。他在格鲁曼、波音和洛克希德公司担任航空工程师,参与设计项目。1996年出版回忆录《米格-15通往自由》,详述飞行经历。2000年退休前,在恩布里-里德尔航空大学任教授17年。 晚年定居佛罗里达,家族融入主流社会。子女成为律师和工程师,生活稳定。2022年12月26日,他在代托纳比奇家中去世,享年90岁。旧照片记录空军日子,那段飞行划定人生界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