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个事儿,魔幻到你睡不着觉。 有个菲律宾外交官,在日内瓦把自家同胞当奴隶使唤,工资只给法定最低的12%,被瑞士法院定了罪。 你猜后来怎么着?他回国摇身一变,被总统重新任命,又风风光光地回到了日内瓦。 而那个被他坑了近二十年的家政工姐妹,熬到抑郁,熬到一身病,好不容易等来一个“历史性”的判决——瑞士最高法说,外交豁免权不是你欠薪不还的挡箭牌! 然后呢? 然后就没然后了。 一纸判决书,换不来二十年的血汗钱。正义,有时候就像一个挂在天边的月亮,告诉你它在那儿,但你就是够不着。 这事儿最扎心的地方就在这。 我们总以为法律是最后的底线,但现实是,它常常只是个开始。瑞士法院能做的,是把道理给你讲清楚,把公道给你判下来。但那笔钱,那个道歉,那个迟到的公道,能不能揣进你兜里,还得看你“祖国”的脸色。 你看,另一个虐待佣人的菲律宾大使,因为视频被全网疯传,丢了饭碗,退休金都没了。 而这位欠薪的先生呢?罪名成立,罚酒三杯,回头还能官复原职。 这说明什么? 说明有些正义,是需要KPI的,需要舆论的。摄像头没拍到的地方,哭声再大也可能只是回音。 一个国家真正的体面,从来不是看它的外交官在国际上说了多漂亮的话。 而是看它会不会弯下腰,为那些在异国他乡、最孤立无援的同胞,撑一把伞。 瑞士法院把锤子递过去了,但最后一锤,能不能砸醒装睡的人,谁知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