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开始算账,从欧盟那里捞走了6500亿美元,从日本敲了5500亿美元,韩国被逼出3500亿美元,就连英国也被抽了2000亿美元,中东三个国家的总账高达3.2万亿美元。可到中国这里,特朗普却连门都没摸到,这才是他一提到中国就气得直跳脚的症结所在。他举着关税大棒四处威胁,其实说白了就是要把全世界当提款机。 的确,过去美国凭着美元霸权和科技封锁,全球割韭菜都不用费力气,可现在,美元影响力正在减弱,美国巨额债务堆积如山,早已不复当年那副“世界老大哥”的底气,这么一来,特朗普能挑的路子,自然只剩下靠强硬勒索来填补家里的窟窿。 但在欧洲,情况并不好看。2025年特朗普直接对欧盟钢铝产品加重税,把欧洲人打懵了,欧盟刚开始还想反击,宣布对一大堆美国产品加税,但特朗普不管那一套,放话说还要继续提税,把欧洲的重要出口产品都列入黑名单。 到头来,欧盟顶不住压力,最后低头签下协议,全线开放市场,还得保证未来拿出6000亿美元给美国投资,看着光鲜,实际上都是被动喂养。 再说韩国,被特朗普压得连骨头渣都不剩,他到访韩国的时候,摊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不拿投资砸出来,这事没得谈。 最终韩国只能软下来,承诺3500亿美元项目,另外还有上千亿美元买美国天然气,只为让汽车关税能往下降点。 中东几个有钱的产油国家也照样被套路得团团转。访沙特时,王储亲自迎接,一场大秀开场,紧跟着就是巨额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几天内,海湾三国被美方签下三巨额投资协议,总额高达几万亿美元。 就连英国——这个美国一直用的小兄弟,也没能幸免。签署的贸易协议看着体面,但英国给美国让利,自己反倒被薅了羊毛,美方牛肉谷物轻轻松松进英国,英国产品倒到美国反而关税高得一塌糊涂,本质上还是美国在借盟友送钱。 但把目光转向中国,就彻底变了味。美国希望靠加征高额关税让中国让步,没想到中国政府直接反制,不光对美方重要商品加税,还把稀土管控拿了出来。 美国费尽心思想补上供应链,结果根本插不上手,原本指望中国多买点美国产品,换着花样想压低对美出口顺差,结果中国一边新兴市场拉满,一边加速技术创新,对美出口占比跌到十几个百分点,让美国的算盘彻底落空。 科技方面的围堵也照样没得逞,就拿芯片领域来说,即使美国强行限制中国入口,中国技术团队先后拿下7纳米量产,新能源、光伏等新赛道又带来一批核心优势,美国想跟盟友一起来孤立中国,最后发现自己才是真正被孤立的那一个。 主要原因是,像欧盟、韩国这些传统盟友依附美国太深,面对压力只能跳脚妥协。而中国有独立的产业链,能转向庞大的内需市场,还掌握重要技术资源和市场优势,更关键的是中国人不吃美国这一套关税掠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