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0万台胞天塌了!特朗普一锤定音,岛内以后只生产内衣和日用品 特朗普在采访中

山河又月明 2025-11-06 13:07:09

2340万台胞天塌了!特朗普一锤定音,岛内以后只生产内衣和日用品 特朗普在采访中宣称,因为征收关税,台岛内大型企业正在将微芯片生产转移到美国。两年后,美国将控制40%至50%的微芯片市场。 特朗普这话可不是随口开的玩笑,关税大棒一抡,台湾的芯片产业真就跟着美国的指挥棒往沟里走,340万台胞的焦虑不是空穴来风,毕竟撑起岛内经济的“护台神山”都要挪窝了。 特朗普嘴里的“芯片转移”核心就是台积电,这家被台媒吹成“护岛屏障”的企业,自2020年喊着赴美设厂以来,已经规划在亚利桑那州砸650亿美元建3座工厂,号称美国史上最大规模外方直接投资,听着挺风光,实际上就是把钱往沙漠里扔。 四年过去,原计划2025年上半年投产的4纳米晶圆厂连一片芯片都没造出来,《纽约时报》扒出来的内情挺有意思,台湾来的主管习惯了半夜叫工程师加班处理紧急情况,美国工人可不买账,刚从加州大学毕业的工程师去台南培训完回来,压根受不了这种节奏,不少人干几个月就跑路。 台积电没办法,只能给管理人员做沟通培训,还得减少会议频率,连台湾调过去的员工都发现工作量比在本土少了不少,可就算这样,工厂进度还是一塌糊涂,连第二座2纳米工厂的量产时间都得往后推两年。 更打脸的是,2024年台积电美国厂直接亏了143亿新台币,累计亏损快到400亿,反观大陆南京厂一年能赚259亿,这一亏一赚的对比,简直把“赔本赚吆喝”写在了脸上。 这一切根本不是台积电自愿的,全是特朗普的关税大棒逼出来的。美国先是对台征收20%的暂时性叠加关税,后来干脆放话要把半导体关税拉高到300%,明摆着就是威胁,只有“已在美设厂”“正在建厂”或者“有明确投资承诺”的企业才能免税。 这种情况下,台积电只能乖乖听话,今年还追加了1000亿美元投资,准备把美国打造成仅次于台湾的第二大生产基地。 可这钱砸下去,坑的是台湾本土的产业,岛内早就有消息说,台积电高雄和嘉义厂区的建设计划要被砍了,资金全要挪去填美国的窟窿。 更要命的是,台积电一动,产业链上百家电镀、材料、设备供应商也得跟着去美国,台湾芯片在本土的生产比例可能要降到一半,以前是美国依赖台湾芯片,以后反倒成了台湾靠着美国吃饭。 芯片产业一抽走,台湾的就业市场先扛不住了。台“劳动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中旬,岛内实施无薪假的企业有179家,涉及3196人,其中56家企业、1417人都是被美国关税直接砸中的。 国民党做的调查更实在,238家受访厂商里,5%已经开始裁员,25%暂停了增员计划,还有23%在琢磨着把产能转移走。那些靠台积电吃饭的小供应商更惨,早就有3nm制程的协力厂被砍单四五成,连再生晶圆厂中砂这样的大厂都得硬扛,更别提那些小厂子,台中就有一家企业本来想上市,结果被关税和汇率波动折腾得直接被并购,刚建的新厂都要卖掉,老板只能等着退休。 台当局自己都评估,机床、模具这些跟半导体沾边的“四大惨业”,受影响的就业人口就有4.2万到5.9万,工会都预警了,现在只是无薪假,接下来就是减薪、裁员、关厂,4万多个家庭要跟着受牵连。 以前台湾靠半导体赚高科技的钱,台积电一家的营收就撑起岛内科技产业半边天,现在倒好,芯片产能往美国搬,留下的只能是内衣、日用品这些辛苦活。 台湾内衣市场里,青岛大统一家就占了三分之一份额,看着挺热闹,可一件内衣的利润连芯片的零头都不到。 日用品产业更别提,几十年前零售和餐饮业里的连锁日用品产值才占GDP10%,现在就算规模涨了点,也还是低利润的营生。全球最大的制鞋厂宝成早就开始裁员,一轮就裁了近6000人,倒是越南工厂能发巨额奖金,这反差太明显了。 特朗普说两年后美国要控制40%到50%的微芯片市场,这话听着是吹美国的牛,实则是给台湾判了刑。 芯片这棵摇钱树被挖走,台湾的产业升级之路直接断了,以前靠造芯片就能轻松赚全球的钱,以后可能真得靠缝内衣、做塑料盆谋生。 340万台胞要面对的不是天塌下来,是以前靠科技吃饭的好日子一去不返,那些跟着半导体产业链吃饭的工程师、技术工人,要么跟着去美国适应不喜欢的工作节奏,要么留在岛内挤内衣厂的岗位,这种落差想想都让人无奈。 更让人头疼的是,美国自己的芯片产业都缺人,英特尔还在跟台积电抢熟练工人,台积电只能跟社区大学合作招学徒,就算以后美国工厂能投产,台湾本土的技术和人才也被掏空了,到时候想再捡回芯片产业的饭碗都没机会,只能老老实实守着低端制造业过日子。

0 阅读:108

猜你喜欢

山河又月明

山河又月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