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真的很败家!共和党的大好天下已经输得精光;不过,特朗普下一刻就会离开,后事如何已经关系不大! 要知道,特朗普当初把这场选举看得比什么都重,多次公开 diss 马姆达尼,还亲自给对手前州长科莫背书,结果呢?马姆达尼以 50.4% 对 41.6% 的优势完胜,创下三个 “第一”:纽约史上首位穆斯林市长、首位南亚裔市长、一个多世纪以来最年轻的市长。 选举当晚纽约街头的庆祝人群里,有人举着 “特朗普,这就是答案” 的牌子,这话简直扎心 —— 连共和党曾经的 “票仓边缘区” 都反水了,可见特朗普的号召力有多虚。 纽约的挫败还没消化,弗吉尼亚州的结果更给了特朗普一记闷拳。这里可是 2024 年总统选举时特朗普拿下的摇摆州,这次州长选举却被民主党人阿比盖尔・斯潘伯格抢走,她还成了该州历史上第一位女州长。 共和党候选人西尔斯还是现任副州长,跟特朗普走得极近,竞选时满大街挂着 “特朗普同款路线” 的标语,结果照样输得一塌糊涂。当地选举观察员说,投票站里不少中年选民直言:“不是西尔斯不好,是我们受够了特朗普那套‘经济很好’的谎话。” 新泽西州的结果则彻底坐实了共和党的颓势。民主党候选人米姬・谢里尔击败共和党对手恰塔雷利,稳稳保住了这个州的州长席位。要知道新泽西虽然不算传统红州,但前几年共和党还能靠着经济议题搅局,这次却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 谢里尔竞选时就抓着 “民生痛点” 不放:“特朗普说经济火热,可你们的房租降了吗?房贷压力小了吗?” 这话戳中了太多人的心声 ——《华尔街日报》9 月的调查显示,75% 的美国人对下一代的生活没信心,近 70% 的人觉得 “美国梦” 早碎了,这种不满最终全算在了共和党头上。 除了这三大核心战场,民主党还悄悄拿下了更关键的 “战略要地”。摇摆州宾夕法尼亚和佐治亚的地方议会选举里,民主党一口气翻了多个席位,把共和党原本的微弱优势彻底抹平。 更狠的是加利福尼亚州,选民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新的国会选区地图,直接为民主党明年冲击众议院席位铺路。这就好比打仗时不仅抢了前线阵地,还偷偷修好了后勤通道,共和党接下来想翻身都难。 其次是堕胎权议题拖了后腿。去年亚利桑那州恢复 160 年前的堕胎禁令后,全美对共和党 “限制堕胎” 的不满就没断过。这次选举里,民主党人死死抓着这个点攻击共和党,尤其是在女性选民里拉到了大量选票。 弗吉尼亚的斯潘伯格就明确说 “要废除所有极端堕胎禁令”,结果女性选民支持率比对手高 18 个百分点。特朗普想躲都躲不掉,毕竟共和党这些年的反堕胎法案,他当年可是举双手赞成的。 这次他背书的候选人几乎全栽了,纽约的科莫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共和党内部早就有人抱怨,特朗普的民粹路线把中间选民全推给了民主党,连传统的工人群体、非裔选民都开始倒向民主党。 前副总统切尼的女儿莉兹・切尼之前就骂他 “毁了共和党”,现在看来这话一点没夸张 —— 曾经的 “大好天下”,硬是被他作得精光。 现在特朗普的麻烦才刚开头。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马丁直接说 “这是对特朗普极端主义的排斥”,党内更是暗流涌动,不少人已经开始盘算 “后特朗普时代” 的路线。 虽然他嘴硬说问题是 “共和党没讲清楚经济成就”,但谁都知道,选民已经用脚投了票。更糟的是,这次选举相当于给明年的国会选举定了调子,要是民主党真能夺回国会控制权,特朗普接下来的任期恐怕要被处处掣肘,甚至可能面临更多调查。 有人说 “特朗普下一刻就会离开,后事无关紧要”,这话其实没说到点子上。他给共和党留下的烂摊子可不是说走就能清的:基层选民流失、意识形态分裂、关键议题站错队,这些问题短时间内根本解决不了。 就像 “尼米兹” 号摔了飞机还得找人打捞,共和党现在也得收拾特朗普留下的残局,可问题是,他们连 “找谁帮忙” 都没头绪。 更值得注意的是,民主党这次的胜利藏着新变数。纽约市长马姆达尼这种左翼新人的崛起,可能会让民主党内部出现新的分裂,但至少眼下,他们靠 “反特朗普” 凝聚了力量。 而共和党要是还不清醒,继续抱着特朗普的大腿不放,明年的国会选举恐怕会输得更惨。 说到底,这次选举就是美国民众给特朗普和共和党开的一张 “差评单”。经济不行、政策极端、领导失能,这些问题堆在一起,再厚的家底也经不住败。特朗普或许真的会离开,但他留下的 “政治烂摊子”,美国政坛还得收拾好一阵子。 而对我们来说,看清楚美国内部的分裂与困境,比单纯嘲笑 “特朗普败家” 更有意义 —— 毕竟这个 “大麻烦”,还会影响世界不少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