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正深陷一场前所未有的战略困局。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不仅被卷入与俄罗斯的长期消耗战,军事潜力被大幅透支,更在安全上彻底倒向美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战略空间。战争摧毁了北溪管道,却意外成就了美国——欧洲被迫以数倍高价抢购美国液化天然气,工业成本飙升,资本与产业加速外流,欧洲的经济根基被悄然掏空。 而面对本可深度合作的中国,欧洲却屡屡选择站队美国,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科技企业横加限制。荷兰作为其中一员,更是上演了违背市场契约、强行干预中资企业安世半导体运营的闹剧。其背后逻辑无非是自恃掌握高端半导体技术,借美国之势对中国施压,妄图在中美博弈中分一杯羹。 然而,中国并非没有反制手段。当欧洲提交2000份稀土出口许可申请时,仅获批一半,剩余迟迟未放行。这一记精准回击,直击欧洲新能源、汽车与高科技产业的命脉。稀土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欧洲企业生产线已开始“等米下锅”,停产风险迫在眉睫。 荷兰的猖狂,实则是欧洲整体战略短视的缩影。他们既想享受中国市场红利,又甘当美国地缘棋子;既标榜规则与契约精神,又在政治压力下随意破坏商业秩序。最终的结果是,失去中国的信任,也暴露了自身的脆弱。 欧洲本有潜力成为世界一极,却因对美过度依赖与战略误判,一步步沦为大国博弈的代价承担者。若再不反思,等待它的,或许不只是产业链的断裂,更是国际地位的持续衰落。
欧洲正深陷一场前所未有的战略困局。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不仅被卷入与俄罗斯的长期
潘达林
2025-11-07 18:15:26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