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脊髓损伤,这些知识知道的越多越好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不仅影响患者的运动与感觉功能,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康复过程漫长而复杂,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然而,很多患者和家属在康复路上容易陷入误区,不仅影响恢复效果,甚至可能加重病情。以下这些知识,希望你知道得越早越好: 1. 长期卧床静养 很多人认为“伤筋动骨一百天”,卧床越久越好。其实长期卧床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甚至引发压疮和肺部感染。早期就应该在专业人士师指导下进行体位转换和适度活动,激活身体机能。 2. 过度依赖神经营养药 药物只是辅助手段,不能替代康复训练。很多患者把希望寄托在“营养神经”的药物上,却忽视了最核心的规范、系统的康复训练。记住:药不能停,但动更不能停。 3. 忽视膀胱功能训练 脊髓损伤患者常伴有排尿障碍,若不重视膀胱训练,尿潴留容易引发尿路感染,严重时还会损害肾功能。建议掌握“低压排尿”技巧,并注意控制感染。 4. 过早依赖轮椅 部分患者其实具备步行潜力,但如果过早、过度使用轮椅,就可能错失恢复行走功能的机会。在康复师评估下,尽早尝试站立和步行训练,才是重建功能的关键。 5. 只依赖单一治疗方式 康复不是“一招鲜”。成功康复往往需要手术、康复训练、神经调控技术(如脊髓电刺激)等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才是恢复功能的最有效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