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剑桥学院大一女生,价值4300元手表被盗,她通过定位功能锁定室友,情急之下这

文人学社 2025-11-08 14:21:32

上海剑桥学院大一女生,价值4300元手表被盗,她通过定位功能锁定室友,情急之下这女生报警,她的辅导员却百般阻挠和质问,并声称警方没有我们快。随后女孩又提出盗窃嫌疑室友搬离宿舍,反遭校方断水断电强迫其她人搬离,无奈之下这位女孩选择退学... 事情的起因很明确。女生的手表价值四千三,突然不见了。她没慌,靠着手表的定位功能一路找,最后信号停在了室友的柜子附近。线索指向清晰,她当下就想报警,让警方来调查清楚。 没想到辅导员第一时间跳出来阻拦。 不仅不帮着核实情况,反而一个劲地质问她,态度强硬,还说警方办事没学校快。 女生没被说服,还是报了警,但警方介入需要时间,她只能先和校方沟通,希望让有嫌疑的室友暂时搬离宿舍,毕竟住在同一屋檐下太煎熬。 这个合理的诉求,成了矛盾升级的导火索。 校方没有同意调换宿舍,反而来了个让人意外的操作 —— 给她们宿舍断了水和电。其他室友受不了,只能被迫搬走。 原本的受害者,一下子成了宿舍里的孤家寡人,生活都成了问题。 有人翻出学校的学生违纪规定,里面明明写着,偷窃行为如果情节严重,是可能被开除学籍的。 可在这件事里,有嫌疑的室友没受任何影响,反而受害者被步步紧逼。对比其他学校的处理方式,更显离谱。 有的学校明确公寓管理员是矛盾第一响应人,24 小时在岗,遇到问题 30 分钟内就得介入,严重的还会联动安保、心理等多个部门处理。 女生的退学,更像是被逼到绝境后的无奈选择。从报警被阻,到诉求被拒,再到被断水断电,她在学校里没感受到一点支持。 一个刚入学的新生,面对这样的处境,除了离开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 事件发酵后,有人发现类似的宿舍矛盾处理,本有成熟的解决路径。 可以先由管理员安抚情绪,再联合辅导员调解,需要换宿舍的话,1 个工作日内就得协调好房源。可这些常规流程,在这起事件里完全没被用上。 更让人在意的是辅导员那句警方没我们快。这句话背后的逻辑,成了大家争议的焦点。 学校处理问题的效率,本应体现在保护学生权益、查清事实真相上,而不是用来阻拦学生维护自身权益。 现在女生已经离开了学校,四千三的手表下落不明,整件事也没了明确的后续。原本可以通过正常流程解决的盗窃纠纷,硬生生变成了受害者退学的结局。 这件事也让不少人想起自己上学时的宿舍生活,遇到问题时,学校的态度往往能决定事情的走向。 你觉得遇到这类校园纠纷,学生最该依靠的是什么?学校又该扮演好怎样的角色?

0 阅读:0
文人学社

文人学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