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带战神?电动车刹车失灵
新能源电动车刹车制动和传统燃油车不一样,分两个,一个是传统机械制动,一个是电制动,也就是动能回收。动能回收又得分2个,一个是滑动动能回收(不踩刹车),一个是制动动能回收(踩刹车)。
一开始,滑动动能回收都很简单,完全松开油门踏板,进入动能回收模式。但是,有个嗨佬为了更好的续航成绩,搞了个单踏板模式,就油门踏板还没完全松开的时候,动能回收就开始工作了。表现就是踩油门加速,松油门减速。
有意思的就来了。
你唱着歌儿开着车,半松油门,动能回收工作,突然遇到了一个减速带或者一个小坑,某个车轮突然悬空了一下下,这个瞬间,车轮摩擦力没了,那电机要的输入发电扭矩也就没了,动能回收也就没了。车内直观感受就是车子好像冲了一下,刹车没了,无视你开始大喊,刹车失灵啦,潜意识一脚刹车(其实脚在油门上),砰,绿化带了。
所以,滑行动能回收到底什么时候介入,必须得结合司机的水平来看。技术好,早介入,续航好,技术差,油门踏板没松开,我觉得就不应该介入。
再说制动动能回收,很多人会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能加速那么猛,那我减速也能这么猛,确实可以做到,但是局限很多!比如动力电池SOC95%已上了,动力电池充电倍率无法达到加速时放电倍率能力,所以,完全依赖动能回收制动是不现实的,很多企业做不到。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比如说上面说到的打滑,车轮出现打滑后,ABS或者ESP出来工作了,一般车辆所有的动能回收就必须关闭(博世EDp10.0在小米上有新的解决方案,今天不说了,小米汽车的能量回收增强功能,该功能会增强赛道工况下的能量回收强度,降低机械制动系统的负荷,即便出现ABS抱死情况,依然可以提供最大0.2g的制动能量回收,降低机械制动负担,满足赛道激烈行驶的制动性能热衰的安全功能需求)。
那再说到绿化带,主要是小米汽车给的太多,选择无限相信驾驶者,比如ESC稳定辅助控制系统通过整车横摆力矩控制车辆稳定性,有5挡可调,从4-0控制强度逐步降低,
TC牵引力控制系统通过扭矩控制限制车轮的打滑量,提供不同自由度的动力操控体验,从7-0控制强度逐步降低。
动能回收101档可调。
不过这也是小米科技对于自身科技掌控的自信力表现(我很欣赏),奈何部分驾驶者学习的过程中付出了代价。
如果像一些老登车企,根本不给你这些调节的选项,那就啥事没有,但是,如果真的这样做了,那这个世界将会少了很多美好。
再说一个例子,比亚迪的电池低SOC放电能力很猛,断崖式领先其他电池厂,这本来是让驾驶者在低电量时有更好的驾驶体验,这样不锁电的情况,让很多车主频繁低电量下驾驶,这要是部分老登车企,直接30%SOC就就限制功率,调教客户,去老实充电。
很酷的科技公司,就应该让更多人享受科技的魅力,去成就自身,而不是一味的调教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