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一身力气养家,他用23年坚持献血:都是奉献,但路不同 看了郑州干部23年献血300次的新闻,我心里头先是佩服,接着咯噔一下——这要是传到工地上去,怕是要坏事。 我们工地上老张,去年听说献血光荣,瞒着包工头去献了400毫升。结果第二天爬脚手架腿打飘,差点从三楼栽下来。包工头骂他:“你这个2B货,你不要命,我还要担责任呢!”老张委屈得很:“电视里都说献血光荣,咋到我这儿就成犯错了?” 这事儿真不怪老张 说实话,那位干部23年献300次血,平均一个月不止一次,搁谁听了都觉得是天方夜谭。有医生透露,人家献的主要是“成分血”——把血小板抽出来,其他成分输回去,身体恢复得快,两周就能再献。 可咱们工地上的兄弟干的啥活?搬砖、扛水泥、扎钢筋,哪样不是实打实的力气活?献完血第二天,你让兄弟們抡大锤?怕是锤子没抡起来,人先晕倒了。 两种“献血”,两码事 我这么说不是反对献血,是得把话说明白: 干部献成分血,躺两小时就恢复了,不影响坐办公室 咱们献全血,抽走400毫升,没个三五天缓不过来劲儿 他戒烟限酒,生活规律,有条件把身体当精密仪器保养 咱们白天累得骨头散架,晚上不多扒拉两碗饭,第二天哪有力气? 咱们有咱们的奉献法 工地上的李安全员说过句实在话:“你把安全帽戴好,把安全带系牢,不出事故,就是对家里、对工友最大的负责。” 这话在理。咱们农民工的奉献,不在献血站,而在: 每天把活儿干扎实了,楼盖得结结实实 提醒工友注意安全,让每个人都平安回家 年底把工资顺利带回去,让孩子交上学费 真要献血,也行。选个下雨天没法上工的时候,献个200毫升,然后老老实实休息两天。别学人家一个月一次——人家那是救别人,咱们要是把身体搞垮了,谁来救咱们一家老小? 量力而行才是真负责 那位干部23年的坚持,确实令人敬佩。但他的路,真不是人人都能走的。 就像你不能要求小轿车去拉钢筋,也不能让大卡车去赛跑。每个人条件不同,贡献社会的方式也不同。咱们把城市建设好了,把经济发展了,同样是实实在在的贡献。 献血是好事,但得掂量着自己的身板来。毕竟对咱们来说,结实的肩膀扛起的不仅是一袋水泥,更是一个家的希望。 爆料 分享今日的感悟 注:本文仅从特定职业角度讨论献血适应性,不构成医学建议。具体献血安排请遵医嘱并结合个人身体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