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工作人员上班途中突发心梗死亡,发病前一直用微信处理工作;人社局不予认定工伤

二月随几笔 2025-11-10 00:07:50

民政局工作人员上班途中突发心梗死亡,发病前一直用微信处理工作;人社局不予认定工伤,法院判了! 史某清晨微信办公猝死,单位拒绝认工伤—— 那天早上六点刚过,史某从家出发去单位,他不是直接上班,而是先去取车,路上他还在回领导微信,问灯塔那边几点到,回复完还截图发给同事确认出勤安排,结果信息发出去没多久人就倒下了,120赶到现场时他已经不行了,送到医院也没能救回来。 史某的家人和单位共同申请了工伤认定,但人社局认为他未到单位就不算在岗,不能认定为工伤,这种说法听起来强硬,实际上缺乏依据,法院对此持不同看法,他们指出如今工作不必局限在办公室,当时史某正在处理公务,是领导主动联系他,他也认真进行了回复,这种情况属于正常工作的一部分,不能只看人在哪里,而要看他实际在做什么。 很多人以为工伤必须发生在单位里,在打卡时间内才算数,但实际情况已经改变,你在家里吃饭时回复邮件,半夜被叫起来处理文件,这些都属于工作,微信和钉钉这些工具让工作没有了边界,法院这次明确表示,只要是单位安排的工作,是经常性的,是大家默认的,就应该算进去,不是非得坐在工位上才算是上班。 人社局当时拒绝认定工伤,没有仔细查清实际情况,他们没去查看史某平时是否经常通过微信处理工作事务,也没询问他的同事是否有过类似情况,就连他发病前半小时在具体做什么也没有认真调查,这就像医生看病只测体温却不问病人哪里不舒服,一审法院明确指出这种做法属于未尽到调查责任,二审也支持这一观点,不进行调查就等于没有履行应尽的职责,这不是推卸责任的问题,而是明显的失职行为。 这几年里,类似的事情出现过好几次,广州有位员工在家加班时猝死,人社局起初不认定为工伤,后来法院判决这属于工伤,无锡也有一起案例,员工下班后在微信群回答客户问题后突然倒下,法院同样认定这是工作原因导致的事故,这些案件反映出一个趋势,法官更关注“实际是否在履行工作职责”,而不再只看“人是否在工作场所”,虽然相关法律条文还没有完全更新,司法实践中已经逐步向前推进。 史某这件事还暴露出一个大问题,他的家人得自己去申请工伤,单位嘴上说着支持,却没有拿出任何记录,没人管他平时用微信加班有没有备案、有没有签过确认单,很多单位觉得线上工作看不见摸不着,不用记录,可真出了事,没有证据就没有保护,技术进步很快,管理却跟不上,最后吃亏的是打工的人,等到有人倒下了,才想起来要改制度,这代价实在太大了。 如今的工作方式已经发生改变,过去人们固定在办公室上班,现在却需要随时保持在线状态,如果法律还坚持老一套规定,只会让更多人权益受损,法院这次判决合理,不是在偏袒哪一方,而是把现实情况讲清楚,工作性质应当看重实际劳动内容而非工作地点,假如连这个基本事实都搞不明白,工伤认定制度就会失去实际意义。 史某不是第一个出事的,也不是最后一个,以后这种案件会越来越多,单位不要等到出了问题才去建立制度,行政部门也要跟上变化,不能用老办法处理新情况,不然下一个因为微信惹上麻烦的,可能就是咱们认识的人! 工位猝死 小伙发病死亡 工作意外死亡 心肌猝死

0 阅读:0
二月随几笔

二月随几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