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可以不让中国进国际空间站,不让荷兰卖光刻机给中国,可以不让伊朗卖石油给中国,

温不樊人世间 2025-11-10 18:26:02

美国可以不让中国进国际空间站,不让荷兰卖光刻机给中国,可以不让伊朗卖石油给中国,可以不让中国电动车进入美国市场,可以……但是不允许中国稀土不卖给美国!   就拿最尖端的芯片来说吧,从2019年开始,美国就死死按住荷兰的ASML公司,不让最牛的EUV光刻机运往中国。   这招够狠,几乎是想直接拔掉中国高端制造的电源线,可结果呢?巨大的压力愣是把华为海思逼上了梁山,硬生生搞出了7纳米芯片。封锁非但没有锁死,反而成了一剂最猛的催化剂。   这种“你越堵我,我越要冲出去”的戏码,在天上更是演得明明白白,2011年,美国用一个“沃尔夫条款”,把中国人挡在了国际空间站的门外,想让中国在太空竞赛里当个看客。   谁承想,人家一扭头,自己建了个“天宫”空间站,航天发射次数也从当年的19次,干到了2024年的67次。   现在轮到美国科学家尴尬了,眼巴巴瞅着中国从月球带回来的土,却被自家法律捆着,碰都碰不得。   欧洲人估计最有体会,荷兰的ASML,全球独苗,本来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结果硬是被华盛顿逼着收缩业务,眼睁睁看着订单飞走,营收受损。   自己人也逃不掉,2024年5月,为了保护本土那几家不太给力的车企,白宫大手一挥,给中国电动车加了100%的关税。   这下本土车企是安全了,可美国老百姓买车,平均成本要多掏差不多5000美元。   这笔账,最后还是普通人来扛,而另一边,中国车企早就在墨西哥、泰国等地布局新工厂了,海外产能都奔着50万辆去了,这堵墙根本没圈住人。   问题的核心在于,美国挥舞的武器和它想打击的目标,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这就像一个顶级黑客,想用代码去攻击一座物理堡垒。   美国擅长的是玩转规则和流通过程。它可以制裁一艘油轮,可以限制金融交易,可以用关税阻挡商品入境,这些都是对“流程”的控制,是它的传统强项。   但在稀土这个领域,中国掌握的不是流程,而是源头。全球超过70%的资源和90%的精加工能力,这是实打实的物理存在。   F-35战斗机的升级,离了它就得延误半年。这种对物质生产本身的掌控力,是任何金融手段或法律条款都无法绕开的。   更要命的是,美国今天的窘境,是自己几十年前亲手埋下的雷。当年为了保护环境,主动放弃了本土稀土产业,转而依赖进口。   如今想重启产业链,技术、成本、环保三座大山摆在面前,战略储备再多,没有加工能力也只是看着一堆土发愁。   这场围堵打到最后,成了一个经典的回旋镖案例,你用来封锁的墙,变成了对方的加速器;你用来伤人的棍,打疼了自己人;你最依赖的虚拟霸权,在硬核的实体资源面前,显得如此无力。

0 阅读:0
温不樊人世间

温不樊人世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