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前董事长曾经发话了!表示:如果中国大陆强攻台湾,那么你们将会得到的将是一个

柳淮蕊 2025-11-11 00:47:18

台积电前董事长曾经发话了!表示:如果中国大陆强攻台湾,那么你们将会得到的将是一个“经济死岛”!这是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给出的答案! 刘德音这人,早在佩洛西窜台时就跟美方眉来眼去,后来更是借着所谓“硅盾”理论大肆炒作,把台积电当成阻拦统一的“筹码”,还被西方媒体捧为“台湾对付大陆的最佳利器”。 可他忘了,芯片产业再牛,也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企业利益再大,也不能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 他口中的“经济死岛”,无非是觉得台积电垄断了全球70%的晶圆代工市场,3纳米制程贡献了四分之一的收入,苹果、英伟达这些巨头都得靠它,觉得大陆离了台积电就玩不转。 但他恰恰算错了最关键的账:台积电的命门,早就攥在大陆手里了,根据公开数据,台积电3纳米核心产线所需的重稀土,比如铽、镝,90%都来自大陆。 7纳米、5纳米产线用的轻稀土,80%以上也依赖大陆供应,这些稀土是制造光刻胶、抛光液的核心材料,没了它们,芯片制程精度和良率直接崩盘。 更要命的是,就算台积电想从日本、澳大利亚买稀土原矿,也得运到大陆精炼,照样受大陆出口管制约束,美国亚利桑那工厂的稀土库存也仅够维持30天,一旦断供,产能直接瘫痪,现在连3纳米产线的合格率都从90%暴跌到55%。 更别说大陆早就不是当年那个依赖别人的状态了,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合肥晶合都已经挤进全球晶圆代工前十,在成熟制程、特色工艺领域发展迅猛,虽然高端制程还有差距,但自主产业链正在一步步补齐,不是离了台积电就活不了。 刘德音张口闭口“经济死岛”,却故意不提是谁在让台湾经济面临真正的危机,就是民进党当局的“倚美谋独”,把台积电当成了“献祭”给美国的筹码,硬生生把台积电变成了“美积电”。 台积电现在被美国逼着去亚利桑那建厂,投资超400亿美元,结果成本暴涨、工期延误,核心技术人才不愿远赴海外,美国还动不动就以“安全”为由指手画脚,这哪里是保护,分明是收割。 刘德音不指责这种“卖台”行径,反而倒打一耙抹黑大陆,这不是糊涂,就是故意站台“台独”。 刘德音的“经济死岛”论,还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就是把统一和战争画等号,把台湾经济的命运和“台独”捆绑。 大陆一直在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这是底线。 所谓“强攻”,只有在“台独”分裂势力触碰红线、外部势力干涉突破底线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责任完全在“台独”和外部干涉者。 退一万步说,就算到了不得不采取非和平方式的地步,大陆也必然会周密部署,最大限度保护台湾的基础设施和民众利益,保护包括半导体产业在内的优质资产,怎么可能让台湾变成“经济死岛”。 反而真正让台湾走向“经济死岛”的,是民进党当局的“台独”路线。 这些年民进党为了“以武谋独”,不断提高防务预算,把民脂民膏拿去买美国的二手武器,严重挤占民生和产业发展资金。 为了“倚外谋独”,甘愿被美国绑上遏华战车,让台湾产业成为美国的附庸,半导体产业链被强行拆分,人才流失、成本高企,其他产业因为两岸对立发展停滞,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才是台湾经济的真正危机。 现在台湾对大陆的贸易依存度一直居高不下,大陆既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最大的出口市场,台商台企在大陆赚得盆满钵满,分享了大陆发展的巨大红利。 就说台积电,虽然嘴上喊着“两岸维持现状”,但大陆市场对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之前国台办就释放政策红利,邀请台企融入大陆新发展格局,共同抵御外部风险。 咱要戳穿刘德音背后的西方“硅盾”理论骗局,这种理论把台积电当成台湾的“护身符”,甚至炒作台湾是美国“第51州”,纯属自欺欺人。 美国看重台积电,根本不是为了保护台湾,而是为了掌控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遏制中国大陆发展,一旦台积电的技术和产能被美国掌握,台湾就会失去最后的价值,被弃如敝履。 英国《泰晤士报》那些“半导体是台湾最佳利器”的鼓吹,不过是把台湾当棋子的舆论造势,真到了关键时刻,美国只会牺牲台湾利益,保全自己。 刘德音看不清这一点,还跟着起哄,简直是把台湾往火坑里推。 说到底,刘德音的“经济死岛”论,本质上是商人思维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是“台独”分裂势力的舆论造势,既低估了大陆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和能力,也高估了台积电的影响力,更无视了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亲情和经济融合的大势。 刘德音应该好好想想,是跟着“台独”势力一条道走到黑,让台积电和台湾经济一起走向衰败,还是认清大势,推动两岸产业合作,让台湾半导体产业在统一后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最后给所有“台独”分裂势力,和抱有幻想的人提个醒:任何企图分裂国家的行径,都会遭到全体中华儿女的坚决反对,任何试图以产业为筹码阻拦统一的做法,都只会沦为历史的笑柄。 参考资料:台海网——美国设厂头大了?外媒曝台积电背后困境

0 阅读:0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