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街头惊现“工地野生龟”骗局!即墨市民直击三男子穿迷彩服流动行销,内幕曝光竟是

洵哥 2025-11-11 11:53:11

青岛街头惊现“工地野生龟”骗局!即墨市民直击三男子穿迷彩服流动行销,内幕曝光竟是每只30元养殖货 (来源:综合自半岛都市报、齐鲁晚报、青岛新闻网及多位市民反馈) 你曾在路边见过这样一群人吗?身穿褪色工作服,脚踩沾满泥土的迷彩鞋,手里拎着不断挣扎的“野生龟鳖”,眼神里写满了“工地刚挖到的珍贵货”。近日,青岛即墨、城阳等地的菜市场口和街角,悄然重现这类神秘卖龟人。他们操着外地口音,声称在施工时挖到百年老龟,开价动辄上千元,引得不少路人驻足围观。可真相究竟如何? 一位曾在养殖场工作的网友爆料,这些所谓的“工地野生龟”,实则是每只批发价仅二三十元的普通花龟和珍珠鳖。商贩通过刻意沾泥、挑杆展示等方式营造“刚出土”的假象,再利用人们对“野生滋补”的盲目追捧,将廉价养殖货包装成“珍稀宝物”。有市民反映,这些龟鳖被放置于干燥环境下长时间不喂水,状态萎靡反而成了“野生证明”。 更令人心惊的是,这类骗局背后藏着严密剧本。卖龟人通常三人一组分工合作:一人主攻吆喝,一人望风盯梢,一人混在人群中当“托儿”。一旦有顾客犹豫,假扮路人的同伙便抢先付款,制造“机不可失”的紧张氛围。有受害者回忆,自己花800元买下后送到水产店鉴定,被告知“这龟市场价还不够一顿快餐钱”。 为什么如此老套的骗术能屡屡得手?深层原因直击人性弱点。一方面,人们对“野生=营养”存在认知误区,殊不知养殖龟鳖因规范投喂反而更安全;另一方面,骗子利用部分群体“捡漏暴富”的心理,将普通生物编造成“风水灵物”。有网友调侃:“他们要是真在工地挖到文物,早被考古队请走了,还能轮到你捡宝?” 从全国范围看,此类行骗轨迹早已蔓延多年。据江苏媒体报道,南京、苏州均出现过同款“迷彩服卖龟团”,涉案人员流窜于三四线城市和城乡结合部。由于单笔金额未达到立案标准,加上受害者碍于面子很少报警,这群人至今仍在打“游击战”。有法律人士指出,该行为已涉嫌虚假宣传和诈骗,市民可保留证据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如何识破这类街头骗局?水产专家支招:首先野生龟鳖爪尖尾长、甲壳磨损明显,与养殖龟圆润体态差异显著;其次国家明令禁止售卖野生保护龟类,所谓“工地开挖”根本不符合法规流程。更重要的是,真正有价值的稀有龟种绝不会被草绳拴着沿街叫卖。 一位曾上当的退休教师痛心道:“我本想着给生病的老伴补身体,结果反而买了场闹心。”这句话道出无数受骗者的心声——骗子消耗的不仅是钱财,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当善良被利用,最终伤害的是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体。 下次路过那个揣着故事的身影时,不妨多一分清醒。与其追逐虚无的“野生神话”,不如用理性照亮真相。毕竟,这世上最好的滋补品,从来不是靠侥幸捡漏,而是脚踏实地的生活智慧。 街头行骗 青岛 消费警示 青岛身边事 青岛民生

0 阅读:12
洵哥

洵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