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在是内忧外患。 日本厚生劳动省11月1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近期该国流

小奇科普档案 2025-11-16 01:14:14

日本现在是内忧外患。 日本厚生劳动省11月1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近期该国流感疫情持续扩散,部分地区已达“警报”级别。 日本的流感这次真是来得又猛又急。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11月1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光是11月3号到9号这一周,全国三千多家定点医疗机构报告的流感病例就飙到了八万多例。 平均一家就有二十多例。在日本的标准下,这个数字已经不是“注意”那么简单了,部分地区直接冲到了“警报”级别。 而且不只是数字吓人,影响也已经蔓延到了教育系统,全国上千所学校临时停课,甚至一些幼儿园也受波及。这种情况在往年也不是没有过,但来得这么早、这么猛,确实不多见。 从地理上看,这一轮疫情重灾区集中在东北和关东,比如岩手、宫城、福岛这些地方,关东的大埼玉和神奈川也没能幸免。 在这些地方,平均每家医院一周报告的病例数都突破了三十,按照日本的流感监测体系,这已经是实打实的“警报”区。 日本的监测机制是很细致的,只要一个定点医疗机构一周报告超过一个病例,就已经算是进入了流行季,超过十是“注意”,三十以上直接拉响警报。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防新冠,口罩戴得也紧,流感反而被压下去了。可这一年情况不一样了,虽然新冠还没彻底过去。 但防控措施松了不少,社交活动恢复了,口罩也不再强制戴,病毒一下子就有了可乘之机。尤其是孩子们,学校一开放,人一多,群体免疫没有建立起来,传播速度就快了。 这不,短短一周时间,光停课的学校就超过八千所,情况确实不容小觑。不过有意思的是,国内疫情都这么严重了,国际上日本却还挺活跃。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最近在台湾问题上发表错误言论并拒绝收回相关言论一事,日本代表团在一些外交场合相当高调,尤其是部分政要在对外关系上表现得颇为激进。 高市早苗在国际上频繁露面,言辞也颇具攻击性,但回头看看国内,连流感都还没控制住,这种“外紧内松”的局面,怎么看都有点错位。 这其实也不算新鲜事了。历史上日本在面对国内问题时,常会选择在外交上“刷存在感”。比如九十年代泡沫经济破裂之后,日本在国际上依旧积极参与各种多边组织。 试图通过外部成就来维持内部的稳定形象。这次流感疫情虽然不是经济危机,但在民众健康和社会运转上同样是个大问题。 这个时候若政府资源不能集中应对公共卫生问题,而把重心放在国际场合的“形象工程”上,难免让人觉得有点本末倒置。 再说回来,流感这种东西看似是小病,实则不容小觑。尤其是在日本这种老龄化程度很高的国家,流感对老年人的威胁远远不只是发烧咳嗽这么简单。 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肺炎甚至更严重的并发症。照日本厚生劳动省现在的统计速度来看,病例数量还在持续上升,如果不及时干预,后果可能比想象中还要严重。 说到这个,其实也可以看到一个有意思的对比。中国前段时间也有流感小高峰,但响应速度快,疫苗推广到位,学校也很快采取了局部停课和消毒措施。 没有让疫情蔓延成日本这样。从这件事也能看出,一个国家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反应速度和执行力度有多重要。 日本虽然医疗体系发达,但面对这种扩散速度快的流感疫情,似乎还是显得有些滞后。当然,日本民众本身的防疫意识还是有的,毕竟经历过新冠之后,大家对传染病都敏感了不少。 但问题在于,政府的预警发布和社会资源调配如果不到位,光靠民众自觉是扛不住这种规模的流感传播的。更何况现在已经不是“刚开始了”,而是“已经警报了”。 如果接下来疫苗推广、医疗资源配置、学校防控等方面的措施不到位,恐怕接下来几周的病例数还会继续走高。 这时候再看看高市等人在国际上的表现,就更显得格格不入了。国内疫情都烧成这样了,还在外头摆姿态、刷存在,显然不是一个负责任政府该有的优先级排序。 更别说,这种对外表态一旦引发不必要的外交摩擦,反而会转移本该集中在国内民生问题上的注意力。毕竟,老百姓最关心的。 不是国际舞台上的口水仗,而是自己孩子能不能安心上学,老人在医院能不能排上床位。总之,流感这事虽然常见,但不能当成“小事”。 当下的日本,已经不是防不防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快点做出反应,把这波疫情压下去。如果还沉迷于国际上的政治动作,对国内疫情处理继续拖延,那接下来面临的,不只是学校停课那么简单了。 这不仅是一次公共卫生的考验,更是对政府治理能力的一次检验。希望他们能看清楚,真正重要的,往往不是那些场面上的声量,而是民众日常的平安。

0 阅读:21
小奇科普档案

小奇科普档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