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拿下最佳美术片,领奖台却空无一人,饺子团队全程隐身! 网友炸了:这是公然不给行业面子,摆架子摆到颁奖礼了? 这波操作到底是不懂人情世故还是另有隐情? 11月15日本届金鸡奖热闹非凡,易烊千玺领奖获全场祝福,宋佳却陷奖项争议,正当大家紧盯“神仙打架”时,《哪吒》获奖的消息突然刷屏。 这部国漫神作的实力有目共睹:首部50亿票房打破“国漫低龄化”偏见,哪吒与敖丙的CP火遍二创圈;续作更狂揽159亿登顶全球动画票房榜,综艺、文旅纷纷联动共创,成了国漫最能打的IP。 它拿奖本就是实至名归。 为了申公豹的豹子头变身镜头,特效师被饺子的高标准逼到辞职,结果新公司接下外包后,他还是得回头和饺子死磕细节。 这种不着急、耐心打磨的态度,让得奖变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儿。 但饺子团队的选择却出乎所有人意料——不仅导演缺席,甚至没派人代领。 要知道这可是对接行业资源的好机会,可他们早就闭关投入《哪吒3》的创作。 更让人意外的是,就连周星驰递来的合作邀约,饺子都直接婉拒。 对圈内人来说,能和星爷合作堪称“一步登天”,但饺子在第二部的辉煌成绩面前没飘,满心只想着守住口碑,不辜负观众期待。 张艺谋曾评价饺子“天高海阔,未来可期”,这位捧红过巩俐、章子怡、倪妮的名导,看人向来精准。 他看中的,正是饺子身上那份纯粹的创作精神。 如今娱乐圈不缺流量,缺的是愿意沉下心做事的人。 饺子的坚持,让人想起《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 当年拍科幻片时,国内工业基础薄弱,郭帆带着团队“薅遍圈内资源”:拉吴京从客串变主演再变投资人,向宁浩借道具、向刘慈欣“化缘”,甚至打动徐工集团免费提供28台特种设备,硬生生闯出中国科幻的新路。 《哪吒》和《流浪地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是行业开拓者,背后是创作者“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决心。 对饺子来说,领奖的风光远不如打磨作品的踏实,这种对创作的敬畏,才是国漫崛起的真正底气。 但两者本质不同,田震是抗议不公,而饺子是主动选择专注创作。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太多创作者急着蹭热度、拿奖项、接资源,却忘了作品才是立足之本。 而饺子团队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好作品,从来不是靠奖项堆砌,而是靠日复一日的打磨。 金鸡奖的荣誉固然珍贵,但对饺子来说,观众的期待比奖杯更重。 他知道《哪吒》的成功不是终点,只有守住创作初心,拿出更优质的续作,才不辜负这份信任。 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钻创作圈”的态度,或许就是国漫能摆脱低龄化标签、走向世界的关键。 毕竟流量会退潮,奖项会过时,唯有真正的好作品,才能经得住时间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