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高教授!对于反制日本,提出了非常好的反制思路,具体就是:提出“法治外交”,毕竟当小日子政客去拜鬼或者发出奇谈怪论时,事后去谴责,不但达不到震慑的效果,反而给他又添了反华光环。 这思路真是说到了点子上,要是早这么用,说不定能少让日本那些政客钻不少空子。咱们以前总习惯在他们干了出格事儿后站出来谴责,比如拜鬼啊、说些反华的话啊,可没想到这反而成了他们的“政治养料”。 就说2025年8月那回,日本首相石破茂给靖国神社送祭品,好几个右翼政客还去参拜了,那地方供奉的可是二战甲级战犯,明摆着是不认侵略历史。咱们当然得严正抗议,可你猜怎么着?日本有些媒体倒打一耙,说这是“敢对抗中国压力”的“爱国举动”,把石破茂这群人塑造成了“英雄”,反倒帮他们在保守派选民里拉了不少票。 还有高市早苗,2025年11月她在国会里公然说台海有事日本就要动武,这明明是干涉咱们内政,咱们外交部反复抗议,她愣是不撤回这话。结果外媒一报道,故意断章取义,说她是“为了保卫日本安全”,把她那套干涉别国内政的本质全给盖过去了。你看,咱们越谴责,他们越有话题,越能在国内装样子,这不就掉进他们设的“越骂越红”的怪圈里了吗? 前驻华大使垂秀夫更离谱,2025年8月居然叫嚣着要“反攻中国”,咱们拿出法理一条条反驳,他倒好,反咬一口说咱们“外交霸凌”。这就是他们的套路,把咱们正当的谴责说成“干涉内政”,故意挑动国内的民族情绪,自己反倒成了“受害者”。说白了,这些政客根本不在乎国际社会怎么骂,就怕没人关注,没人关注他们就没机会演戏给国内选民看。 这时候高教授提的“法治外交”就显出真功夫了,这可不是说空话喊口号,而是拿实实在在的法律当武器。简单说,就是不跟他们搞口水战,直接查他们哪条违反了国际法,按规矩办事,让他们没地方耍无赖。 这种法子最管用的就是能切断他们的炒作链条。就拿高市早苗说台海那事儿举例,她的话明显违反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里反对霸权主义、不干涉内政的规定。 要是按法治外交的思路来,咱们不用光说“强烈反对”,可以直接通过外交渠道找她要书面保证,让她明确承诺不再说这种话,要是不答应,就启动WTO的争端解决程序。 这么一来,事情就变成了“你违反了条约,得按规矩补救”,她再想炒作“中国欺负日本”就没底气了,因为咱们是照着双方都签过字的规矩来的,占着理呢。 而且法治外交还能帮咱们站到国际道义的制高点上,让全世界都看明白谁在不讲理。就说拜鬼这事儿,《波茨坦公告》里早就写清楚了,日本得承认侵略历史,靖国神社里供奉战犯本身就是打自己的脸。 咱们要是推动联合国安理会依据这个公告发表声明,指出这种行为不对,那性质就变了——不是中国和日本吵架,而是国际社会依照二战后的规矩提醒日本“别犯浑”。这样一来,日本政客再想偷换概念说“干涉内政”,谁也不会信了。 这可不是纸上谈兵,咱们有实实在在的成功例子。就说钓鱼岛吧,以前日本右翼总爱去挑事,咱们谴责完他们还更得意。后来咱们海警依据《海警法》搞常态化巡航,每天按规矩在自己的海域巡逻,日本右翼再想闹事,要么没理由,要么一闹就违反国际法,挑事的空间一下子就小了。 还有舟山自贸区的国际海事纠纷调解机制,90%的争端没等打官司就解决了,这就是靠规则说话的力量。青岛的国际法庭也处理过不少跨国纠纷,哪怕涉及外国的法律,只要查清楚、按规矩判,对方也没法耍赖。 所以说,高教授这思路真是点透了。对付那些总想靠炒作博眼球的日本政客,光靠谴责没用,反而给了他们表演的舞台。法治外交就是换个玩法,不跟他们比嗓门,而是拿出法律条文这张“硬牌”,告诉他“你干的这事违法了,得承担后果”。这样一来,他们既没法装“受害者”,也没法靠挑事拉选票,自然就不敢随便乱来了。 马斯克都说过,对付不讲理的人,最有力的不是骂回去,是让他知道要付出代价。日本那些政客就像跳梁小丑,你越理他,他越蹦跶。 法治外交就是不用口水浇火,而是用法律的“灭火器”直接断了他的火源。以后他们再敢拜鬼、再敢说反华话,咱们直接拿条约、拿法律说话,让他们在全世界面前丢面子、付代价,这比骂一百句都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