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 露梁海战 墨子说,必死之心,得天之志 胜败皆成 1598年11月19日(农历十二月初九),战事进入最高潮 明军将领陈璘布置兵力,将露梁海峡北口封锁,阻断倭军的退路,南岸的朝鲜水师则封堵南部海域,形成合围之势 这是一场中朝联军抗击日军的重要海战,给予日军沉重打击,基本上结束了日本的侵朝战争 露梁海战是一场极为惨烈的歼灭战,中日朝三方均付出了巨大代价 据《明史》和朝鲜《李朝实录》等史料记载,日军战船被击沉、烧毁约200至400艘 中方死伤300余人,朝方数字未知 大部分参战日军被歼灭,人数估计在8000至10000人,岛津立花所率领的这支主力舰队几乎遭到毁灭性打击 “火船”战术的经典运用 联军在战斗中再次成功运用了“火船”战术。这是当时海战中对付密集船队的有效手段。明军和朝鲜水师将装满易燃物的小船点燃后,顺风驶向日军船队,引起大火,烧毁了大量日军舰船,打乱了其阵型,为最终的接舷战创造了条件 两位民族英雄的壮烈殉国 明军老将邓子龙:时年七十二岁的邓子龙,壮心不已,亲率二百名勇士,跳上朝鲜战船,率先冲向敌舰。在激战中,友军战船不慎将火器投到他的船上,引发火灾。日军趁势反扑,邓子龙力战身亡。这位白发老将战死时,手中仍紧握兵器 在战斗白热化阶段,李舜臣亲临前线督战指挥。不幸的是,他被一枚流弹(一说为鸟铳)击中左胸。自知不治后,李舜臣对侄儿李莞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遗言:“战方急,慎勿言我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