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SUS发文:英格兰什么时候才会准备好迎接一位黑人超级巨星?“你必须付出双倍

啊朱古力 2025-11-19 05:15:11

VERSUS发文:英格兰什么时候才会准备好迎接一位黑人超级巨星?“你必须付出双倍的努力,才能走到别人一半的地方。”这是许多在英格兰的黑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从我们能够记事起,这句箴言就被长辈一遍又一遍地灌输给我们。取决于你按照这句话生活了多久,你可能会开始陷入一种错觉:认为如今情况已经不再如此了。因为我们听得太多,这句话今天似乎成了某种陈词滥调——似乎现实远比长辈告诉我们的要好。但如果你仍然拿不准,只要去看看英格兰最有天赋的少数族裔是如何被对待的,就能迅速判断事情是否真的在变化。这就引出裘德·贝林厄姆。这个国家一代人中最具天赋的球员。一位中场独角兽。他的职业轨迹是英格兰球员史上前所未有的。在足球最大的舞台上,他几乎总是那个被寄予厚望的超级明星。22岁就已经是俱乐部和国家队的领袖。然而,媒体的某些部分仍然迫不及待地想把他拉下马。当一名在各方面都完美符合最高标准的球员,却经常被描述成“随时要爆发的问题人物”,这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每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被拿来当成证实偏见的根据?这种事情要重复多少次?但或许最关键的问题是:英格兰究竟会不会做好准备,真正接纳一位黑人超级巨星?很快,你就会意识到,事情其实并没有太大改变。事实上,主流英格兰足球媒体长期以来都有一种自我消耗式的执念:贬低自己的明星。尽管他们肩负着设定舆论议程的责任,但他们却几乎从不谨慎对待这份责任。事实上,他们几乎每一次都做错了。我们过去在大卫·贝克汉姆和韦恩·鲁尼身上也见过类似的情况,但摆在贝林厄姆面前的,显然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压力。过去媒体虽然对那些球员施压不公,但如今放在贝林厄姆身上的放大镜,几乎毫无理由地已经“冒烟”了。有人写“抹黑文章”,恳求托马斯·图赫尔“把裘德留在家里”,理由只是他在被换下场时露出失望的表情。鲁尼和贝克汉姆从未因为这种程度的小事而遭受类似的呼声。我们也见过同样铺天盖地的抹黑报道落在拉希姆·斯特林和马库斯·拉什福德的崛起过程中。模式非常清晰:英格兰最优秀的黑人球员,总是随时距离“全民公敌”只有一步之遥。这种情况再次发生的事实说明,这些记者根本不在乎英格兰表现得好不好。他们只想看到贝林厄姆表现得不好。如此强烈的审视,只会让他因前辈们远远轻微的举动而被塑造成异类。对球迷来说,我们对球员的很多认识,来自主流媒体所拥有的独家接触权。比如,恩戈洛·坎特之所以被普遍视为谦逊的英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媒体不断强调:他开着一辆 Mini Cooper,出门也不怎么花钱。他的“人格形象”是被塑造出来的。我们球迷并不真正了解坎特,但媒体喂给我们的东西,决定了我们怎么看他。因此,当贝林厄姆的批评者提到他的“态度”时,那是因为媒体把显微镜对准了他的每一个动作,等着他出现任何可以被曲解的行为。他们从不放过任何强化偏见的机会——那些几十年来被投向年轻黑人身上的“态度”偏见。只因贝林厄姆展现了足球运动员本应拥有的激情,就被判定为“有问题”。这种做法无耻地迎合了当下英格兰对杰出黑人愈发不宽容的情绪。这已经变成每逢大赛前都重复的无聊副线剧情,甚至贝林厄姆本人在 2024 欧洲杯决赛后就预料到会发生。又一个年轻、自信、即将迎来大赛的黑人球员刚要起飞,周围就开始被编织叙事——偏见与真正的评价标准混为一谈,各种关于肢体语言和自我意识的无关痛痒的论调被推到台前。当资深记者们激动得像“口吐白沫”一样追着图赫尔质问“贝林厄姆第10分钟是不是推了对手”(活像兰德尔·威姆斯向芬斯特老师打小报告),你就会开始怀疑:是什么能阻止媒体如此轻率地“吞噬”自己的球星?为什么无端制造国家队内部的紧张?尤其是我们都知道,在国际大赛中,队内的凝聚力对于表现至关重要。媒体为什么要选择让国家队陷入风险,把矛头对准最好的球员?这就是为了点击量的自我毁灭。简单事实是,我们的媒体完全无法驾驭他们口中“渴望”的那些明星。图赫尔更“硬碰硬”的管理方式,让媒体更容易把贝林厄姆当成替罪羊。但问题远比主教练更早就存在了。这种拒绝接纳黑人英格兰球星的顽固态度,是制度性的,必须被指出。或许我们从小听的那句老话也需要更新了。对于少数族裔来说,“付出双倍努力才能走到一半”,不仅意味着进步艰难,还意味着:优秀只能作为起点,人性被视为奢侈品,而完美变成不可妥协的要求。如果你需要一个英格兰黑人群体生活经验的缩影,那就在这里。越是看似改变,越是一成不变。

0 阅读:0
啊朱古力

啊朱古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