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北方邻居大俄,不打招呼,不提前发通告,人家今天直接在日本海进行导弹试射。看出来了吗?这才是对待小日子的正确方式。为啥小日子从不敢在大俄跟前造次,这都是有原因的! 日本海的平静被一声巨响打破,俄罗斯直接在这片海域搞起了导弹试射,既不打招呼也没提前发通告,一枚巡航导弹突然划破长空,飞行一千多公里后精准命中预设目标。 这波操作让日本政府瞬间绷紧了神经,防卫省紧急启动监测系统,首相官邸连夜召开安保会议。不少网友看完直呼“这才是对待小日子的正确方式”,难怪日本在俄罗斯跟前向来不敢造次,这种硬核威慑可不是说说而已。 这次试射的主角是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的“乌法”号潜艇,作为“亚森-M”级攻击核潜艇的改进型,它本身就是深海里的“沉默杀手”。这艘潜艇排水量超过1.3万吨,能搭载24枚“口径-PL”巡航导弹,这次试射的正是这款王牌武器。 “口径-PL”导弹可不是普通货色,它采用惯性制导+卫星导航复合制导模式,圆概率误差能控制在10米以内,一千多公里的射程意味着从日本海发射,能覆盖日本全境。 更厉害的是它的突防能力,能在飞行过程中进行蛇形机动,还能超低空贴海飞行,让敌方雷达很难捕捉。有军事专家分析,这次试射特意选择不提前通报,就是为了检验潜艇的隐蔽突击能力,实战意味相当浓厚。 其实俄罗斯对日本的这种“强硬风格”早有历史渊源。回溯到二战时期,苏联红军击溃日本关东军的场景至今还深深烙印在日本的民族记忆里。 1945年8月,苏联发动“八月风暴”行动,百万红军分三路向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发起进攻,仅用三周就歼灭了这支号称“皇军之花”的精锐部队,俘虏日军达60多万人。这些俘虏后来被押送到西伯利亚的矿区劳动,在严寒和艰苦的环境中,不少人没能活着回到日本。 这段历史成为日本对俄罗斯心存忌惮的重要原因,毕竟面对曾经把自己打服的对手,再嚣张也得收敛三分。就像这次导弹试射,日本除了口头抗议外,根本不敢有实质性的反制动作,连联合军演都悄悄推迟了。 从军事角度看,俄罗斯选择在日本海试射导弹还有更深层的战略考量。日本海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进出太平洋的重要通道,也是美日同盟重点监控的海域。近年来,美国不断在亚太地区加强军事部署,联合日本搞各种军演,试图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 这次“乌法”号潜艇在日本海的隐蔽发射,就是在向美日展示俄罗斯的水下威慑力——即使在对方严密监控的海域,俄罗斯潜艇依然能神出鬼没地发起攻击。 试射的导弹不仅命中了海上目标,还精准击中了库页岛附近的陆地靶场,这意味着“口径-PL”导弹既能打击舰艇,也能攻击地面设施,多用途能力让对手更难防范。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试射恰逢美日“利剑”联合军演期间,俄罗斯的动作难免被解读为针对性回应。不过俄罗斯国防部表示,这只是太平洋舰队的例行训练,不针对任何第三方。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种“例行训练”的时机和地点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威慑。日本媒体对这次事件的报道显得格外谨慎,《读卖新闻》只敢低调提及“俄罗斯在日本海进行导弹试验”,连具体细节都不敢过多描述。 毕竟他们清楚,面对这个北方邻居,任何过度反应都可能引火烧身。俄罗斯用实际行动证明,想要在东北亚立足,光靠盟友撑腰还不够,自身的硬实力才是最可靠的保障。 官方信源: 新华网 凤凰网 腾讯新闻

清风细语
日本就是狼狗,你强的时候它就是狗,你弱的时候他就是狼。 大毛是懂得如何对付日本人的,西伯利亚的土豆又要丰收了。[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