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台言论闯祸!解放军亮4万吨重器,日本高官急来华求和,中方态度绝了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敢拿台海问题挑事,怕是没料到中方反应会这么刚。 前脚刚放话要“武力介入台海”,后脚解放军就用实际行动亮明底线,这波操作直接让日本慌了神,急派高官连夜来华求和。 日本这波挑衅更像自不量力的试探。 作为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台湾问题从来没有商量余地,任何外部势力想插手,都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解放军的回应没半点含糊,11月16日人民海军官宣,4万吨级的四川舰完成首次航行试验,动力、电力系统测试全部达标。 这艘新一代两栖攻击舰搭载电磁弹射技术,能起降战斗机和直升机,说是准航母一点不为过。 同一时间,黄海实弹射击演习同步展开,山东舰航母开赴西太平洋训练,055万吨大驱编队穿越大隅海峡。 这些动作层层递进,每一步都在告诉日本,介入台海只会自讨苦吃。 日本现有舰艇里,“出云”级排水量才2.7万吨,“日向”级只能装直升机,和四川舰比起来完全不在一个量级,更别说中方已经拥有三艘航母。 本来以为日本会收敛,没想到求和还带着自己的小算盘。 中方这边,11月16日教育部发布留学预警,外交部和驻日使领馆提醒公民避免赴日。 南方航空等航司很快响应,开通赴日机票免费退改通道。 这可不是针对日本,实在是近期日本针对中国公民的恶性袭击案已经发生20多起,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但这一举措却戳中了日本的软肋。 赴日中国留学生有11.5万人,撑起日本留学生群体的近半壁江山,每年能带来1700多亿日元收入,还能填补劳动力缺口。 旅游方面更不用说,今年前9个月就有700多万中国大陆游客赴日,消费额达到6.9万亿日元,是日本旅游业的重要收入来源。 失去这部分群体,日本相关行业怕是要面临不小的冲击。 无奈之下,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11月17日紧急访华。 他此行的核心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中方不要影响两国人员交流,保住日本的旅游业和留学产业。 可让人费解的是,对于高市早苗的涉台不当言论,金井正彰只做解释不提道歉,高市早苗本人也没收回相关表述。 这种只考虑自身利益、回避核心问题的求和,中方显然不会买账。 中方愿意接待,是出于维护中日关系基本框架的考量,但这绝不代表原谅。 日本近期在军事上的动作越来越出格,不仅想要引入核潜艇,还在突破“无核三原则”,军国主义复燃的迹象已经很明显。 如此看来,日本求和的诚意严重不足,更多是出于经济利益的焦虑。 毕竟当前日本经济复苏乏力,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问题突出,中国游客和留学生带来的收益,是他们难以割舍的。 其实中方早就备好应对之策。 除了人员交流层面的影响,稀土资源也是日本的命门。 中国稀土加工产品供应全球85%以上,日本半导体和军工产业对其依赖度极高,没了这份供应,相关产业很难运转。 军事层面更不用说,中方三航母编队具备在日本周边常态化巡航的能力,针对性的军事演习能形成直接震慑。 这三把利剑,每一把都精准指向日本的软肋。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任何国家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日本想要在涉台问题上踩红线,又想保住经济利益,这种两头占优的想法根本不现实。 中方的立场一直很明确,尊重和维护核心利益是中日关系发展的前提。 如果日本继续执迷不悟,执意介入台海事务、推动强军扩武,终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代价。 希望日本能早日认清形势,用实际行动展现诚意,这才是维护两国关系的正道。




